英国伯明翰大学神经病学专家欧泰库(Abidemi Otaiku)廿一日登上医学期刊《柳叶刀》旗下《电子临床医学》期刊的最新论文指出,每周至少做一次恶梦的中年民众,不仅认知衰退速度较快,年老时的失智风险更高出三倍。若结论属实,可望成为科学界进一步侦测失智及延缓认知衰退的新研究方向。
约有五%成年人每周至少做一次足以惊醒的恶梦,除了压力、焦虑、睡眠不足等恶梦潜在诱因,科学界近年也从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发现,常做恶梦者认知衰退速度较快且未来失智风险较高。为瞭解此结论是否适用于健康成年人,欧泰库就过去检视睡眠品质的三起研究进行追踪,相关数据涵盖受试者为逾六百名卅五至六十四岁的中年人及二六○○名七十九岁以上者,使用统计软体分析较常做恶梦者是否较可能认知衰退及被诊断为失智。
睡眠品质差 大脑囤积不良蛋白质
结果发现,每周至少做一次恶梦的卅五至六十四岁中年人在追踪十年期间,认知衰退速度较快,年老时失智风险更是不太做恶梦者的四倍;受试的七十九岁以上、自称常做恶梦者后来被诊断失智的机会则高了一倍。至于可能原因,常做恶梦造成睡眠品质不佳,以致大脑囤积和失智相关的不良蛋白质,或是遗传因素。
不过,欧泰库研究假设,大脑右额叶内神经退化,使人们做梦时更难控制自身情绪,结果又反过来导致恶梦。他指出,过去已知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常在确诊前多年即已开始,恶梦可能是最早的迹象之一,可以此识别高危险群。但他强调,只有一部分常做恶梦的成年人可能失智;应对失智的最佳良方则是预防,在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过多等已知风险上改变自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