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出国旺季已到,然而长程航班在不少人心目中有如另类酷刑,生理、心理承受一定程度的压力,甚至损害健康。专家建议,长途飞行旅客只要掌握水分、睡眠、血液循环等5大保健重点,就能降低航程不适的风险。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Pall Mall医疗集团的医学部主任唐骏(Chun Tang,译音)说,考量到机舱内的压力、温度与含氧量的上下波动程度,搭机飞行的确会扰乱身体机能运作,大多数人甚至在起飞之前就感受到压力,只是程度各异。《每日邮报》综合医生与专家意见归纳保健要点,有助于减少搭机引发的不适与健康问题。
●重点一:慎防脱水。唐医生说,机舱内流通的空气有一半来自机外,高空的空气水份含量极低,因此机舱内空气明显乾燥,旅客体内水分容易流失。登机前与航程中的饮食以清淡为主,沙拉、水果相对适宜,太咸的速食能免则免,尤其登机前,否则容易引发水肿与脱水,“很多人在机场候机贵宾室喜欢小酌几杯,但这其实会让脱水症状加剧,咖啡也别碰,尽可能喝新鲜果汁、白开水就好”。下了飞机也别急著喝酒,应该继续喝水,帮助身体补充水分。
●重点三:睡眠。长途飞行最让人难熬的后果之一是时差,对于旅途的开端或尾声具有不小的杀伤力。唐医生建议,让自己暴露在光线之中,有助于调整生理时钟,“周遭昏暗漆黑的环境会让人想睡觉”。他说,朝西飞(时钟要拨慢的时区)的航程中遇到晚间时段,要让自己接触光线;若往东飞,而且抵达目的地时已入夜,航程中就要限制接触光线的时间,天亮后要接触光线,以利尽速适应时差。手机、平板的蓝光会妨碍睡眠,调整时差时务必注意3C用品使用时机。
●重点四:耳朵。机舱内的压力变化导致耳朵承受压力,这是搭机飞行另一种常见不适症状。唐医生说,医生通常会建议耳朵有感染问题的人不要搭飞机,原因就在这里。飞机起降过程,体外环境的压力变化迅速,旅客容易觉得耳膜胀痛,耳内失衡容易引发晕机,因为大脑收到彼此抵触的信息。起降阶段可以吞口水、打呵欠,藉此打开连接中耳与喉咙的耳咽管,减少不适。
●重点五:循环。近年许多长途飞行旅客都很注意“深部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问题,这种栓塞多半发生于下肢,后果可能极为严重。伦敦怀特利诊所创办人怀特利教授(Mark Whiteley)说,深部静脉栓塞最常见的成因之一是长途旅行过程中缺乏活动的时间过长,搭机时下半身活动量大减,深部静脉血流变慢,导致血栓形成机率大增。
他说,搭机飞行过程中尽可能多活动身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离开座位伸展四肢躯干,在走道上走动走动,“如果是长途飞行,每小时至少要起身活动1次”,此外,也可穿著适用于搭机飞行的压力袜,让静脉血流加速,降低血栓发生的机率。有血栓病史者如果有搭机出国计划,行前最好找医生谘商。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2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3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4 | 手放哪里?万斯拥抱柯克遗孀遭热议 |
| 5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