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极小的体积让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小。
4月14日,由国际科学团队联合在《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发表的研究显示,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在被摄体内后,仅2小时即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人体这些部位都检出微塑料
除了大脑,近年来的多项研究已证实,微塑料已“入侵”人体多个部位。
1. 血液中
2022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实验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也意味着,微塑料或已遍布人体的各个器官,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2. 肠胃中
2018年,欧洲肠胃病学会首次报告在人体粪便中检测到多达9种微塑料,直径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间。这提示,微塑料会到达人体肠胃,可能影响消化系统。
3. 肺脏中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明菊等人刊登在2022年《中国学校卫生》上的文章指出,人体模型的空气采样结果显示,一个轻度活动的男性每日可吸入微塑料颗粒接近300个。在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邻近的肺组织标本中,病理检查可见到纤维素和塑料微纤维。
2020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对6位健康孕妇的胎盘进行检测,在其中4个胎盘中检测出了5~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颗粒”,说明微塑料可通过胎盘屏障对人体造成影响。
减少塑料垃圾刻不容缓!
作为个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1. 少用塑料袋
去一趟超市、逛一圈菜市场,回来手里多了一把塑料袋,看着是方便省事了,事实上你又制造了更多塑料垃圾!出去买菜时,带个编织袋或者布袋,卫生还节约。
2. 少点外卖
外卖包装盒是什么做的?大多数都是塑料!且不说热的饭菜接触到塑料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每天一顿外卖,你就投放了多少塑料垃圾!
3. 少用吸管
少用一根小小的吸管,也能帮助减少塑料垃圾。
4. 塑料制品别乱扔
塑料瓶、塑料袋,别乱扔,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交给专门的环境卫生部门统一处理,这样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危害自己的概率。
5. 最好选择可降解塑料
“限塑”“禁塑”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塑料的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就选择可降解的,能减少普通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2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3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4 | 手放哪里?万斯拥抱柯克遗孀遭热议 |
| 5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