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运动千万不能过度 警惕“运动性横纹肌溶解”

www.creaders.net | 2023-04-13 02:30:02  健康界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渐渐脱掉了厚厚的冬装,一整个冬天养的“膘”就无处可藏了。俗话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随着露胳膊、露腿的季节越来越近,帅哥美女们纷纷开始健身锻炼,为了快速拥有马甲线、人鱼线,长跑、深蹲、动感单车、跳绳一个接一个项目地练,盲目加大训练强度,结果什么线都还没拥有,先出现了肌肉肿胀、疼痛无力和排出酱油色或浓茶样小便,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告诉大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可能出现了“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并不是说肌肉真的被“溶解”了,而是指剧烈运动损害骨骼肌,肌细胞损伤、坏死后,细胞膜破坏,释放大量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最典型的表现是肌肉症状和酱油色或浓茶样小便。

  肌肉症状 肌肉肿胀、疼痛、乏力和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瘫痪;最常累及的是大腿、腓肠肌、下背部。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伴随症状。

  如何预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制订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运动小白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强度由低到高,运动时间慢慢递增,不要一蹴而就。不要只在周末运动,工作日也可以抽出时间进行适量运动,以保持运动状态。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拉伸。避免长时间不间断地剧烈运动,特别是横纹肌快速伸缩的运动,如深蹲、蛙跳、俯卧撑等,过于剧烈,发生横纹肌损伤的概率更高。

  运动前、中、后,都要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少量多次饮水,通过尿液把横纹肌溶解后产生的代谢物质排走。

  有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酒精以及大量咖啡因也是导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的危险因素,运动时应避免使用。

  此外,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前后保证充足休息。如果出现感冒、发热等身体不适,应避免运动。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