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新冠疫情两周年 仍然无解的三个问题

www.creaders.net | 2022-01-23 18:09:25  BBC | 2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我们找到的答案越多,浮现出的新问题也就越多,”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微生物和分子遗传教授拉卡达瓦拉(Seema Lakdawala)表示。

  她这里说的是2019年12月新冠病毒疾病最初出现并开始向全球散播以来,科学家为了破解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所面临的困境。

  如今两年已经过去,研究人员在了解新冠病毒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和对抗新冠疾病的治疗方式。

  但是,就如同专家所说,认识越多也就发现认识越不足,而且还有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无解。

  专家表示,解答这些谜团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对抗新冠疫情的能力。

  以下就是有关新冠病毒仍然无解的三个关键问题。

1. 病毒的确切起源

  “疫情最初爆发的源头尚未查明,”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英国卫生安全署(Health Security Agency)在网站上表示。

  2021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派出专家小组前往中国调查新冠病毒的起源,调查结果表明新冠病毒“非常可能”是通过另一种中间动物宿主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确定确切起源。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调查工作因为中国缺乏数据和透明度而受到影响。

  世卫组织的调查结果还说,病毒是实验室泄漏传给人的说法“极不可能”。

  不过谭德塞在报告公布之后又表示,该调查还不够全面。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研究来得出更有力的结论。

  谭德塞在10月份的《科学》期刊(Science)上也发表评论文章说,“在得到足够证据之前,不能排除实验室泄露的说法。”

  同一个月,世卫组织成立“新型病原体起源科学咨询小组”(SAGO),负责调查病毒是否是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动物传播到人类,或是实验室泄露事故的结果。

  咨询小组在2021年11月召开第一次会议。

  谭德塞表示,专家组成的科学咨询小组所作的调查发现有助于未来制定政策,降低动物病毒传染人类的可能性。

  2021年10月,美国情报机构解密报告表示,可能永远也无法查到新冠病毒的确切起源。

  该解密文件还说,可以确定新冠病毒不是一种人为开发的生化武器,动物传染人类和实验室泄露是两个最有可能的假设。

  不过解密文件也说,没有足够信息能够确定上述两种可能哪一个是最后的结论。

  中国强烈反对新冠病毒是实验室泄露的结果。

  2021年11月,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摩尔(John P. Moore)在美国卫生新闻网站“Stat News”发表文章称,“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新冠病毒的确切起源。”

  摩尔表示,关于病毒起源还出现许多其它的“怪异”理论,基本上都不成立,如今主要的论述在于自然传播和实验室泄露两种说法。

2. 病毒感染量

  病毒感染量指的是造成感染所需的病毒量。

  对新冠病毒而言,病毒感染量并不明确,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一个人需要吸进多少病毒粒子才会感染。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病毒造成感染所需的病毒感染量。”

  CDC同时表示,动物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入病毒会导致感染,但吸入病毒或病毒接触粘膜(例如眼睛)造成的感染“无法而且难以量化”。

  美国匹兹堡大学微生物和分子遗传教授拉卡达瓦拉说,“在没有进行人体试验的情况下,新冠病毒对人类的病毒感染量难以确定。”

  举例来说,一般的流行性感冒只需要10个病毒粒子就能被感染,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则需要数千个病毒粒子才会造成感染。

  但是新冠病毒的话,达到感染所需的病毒量就尚未确定。

  拉卡达瓦拉说,他们所知最接近的是229e病毒的数据,该病毒是造成普通感冒的一种冠状病毒,病毒感染量和流感相似。

  “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新冠病毒是否相同,”他说,“就奥密克戎变种病毒而言,也并不清楚是不是因为病毒感染量更低所以更具传染性。”

  “我们不知道究竟需要100个病毒粒子,1000个,或一万个病毒粒子才会造成感染。”

  专家表示,新冠病毒传染力强毋庸置疑,但并不清楚这是因为病毒感染量低(只需要少量病毒就能造成感染),或是感染者会在环境内释放大量病毒。

  目前关于新冠患者可能的传染信息,以及患者必须隔离的时间,大多数是基于该名患者释放病毒的时间长短。

  拉卡达瓦拉说,如果能确定病毒感染量的话,就能够更好地评估风险,判断餐厅、学校等场所人们的感染机率。“现在我们只能小心谨慎避免病毒散播,但是如果知道病毒感染量的话,就能改善许多措施。”

  但是如果考虑到注射疫苗的因素,虽然不清楚病毒感染量,但人们接种疫苗之后,应该需要更多病毒才会造成感染。

  “打了疫苗之后,你需要吸入更多的病毒才会导致感染。”拉卡达瓦拉说。

  目前有多项研究正在发展阶段,如果展开的话,志愿者将在一个受控制的环境下暴露在不同数量的病毒,借此获取关于病毒感染量更多的信息。

3. 防止感染所需的抗体数量

  目前还不清楚一个人体内要有多少抗体才能保护免于感染新冠病毒。

  这被称为“保护性关联值”(Correlates of Protection),可以用来评估人体免于疾病或感染的保护力。

  一些专家同意,人体内需要多少抗体才能具备保护力是对抗新冠病毒疾病的关键信息。

  “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急需得知保护性关联值,”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微生物教授克拉默(Florian Krammer)2021年7月在《科学》期刊发表文章写道。

  克拉默在文章中说明了获知保护性关联值抗体数量的重要性,该信息能够让我们知道具备保护力所需的最小抗体数量。

  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知道具备保护力所需的最小抗体数量,那么新的疫苗就能更快速的研发和核准上市,而不需要花费长时间的三期实验。

  获知保护性关联值也能让免疫不全的人更有效率的接种疫苗,如果发现没有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的话,就可以接种追加剂。

  另外,确定保护性关联值也能够告诉卫生当局人口中有多少比例具备足够的抗体免于受到感染。

  但是克拉默表示,没有办法能确定能够所有疫苗,所有变异病毒和所有人都适用的保护性关联值,但是在对抗新冠疾病上它仍然非常有用。

  拉卡达瓦拉表示,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来说,现有疫苗产生的抗体数量就比较少。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保护力,现有数据持续显示,和不打疫苗相比,接种疫苗能保护我们免于出现重症。”

  专家还说,新变异毒株的出现会导致病毒感染量和保护性关联值也出现变化。

  “病毒每次传播就增加出现变异可能,病毒每次变异就会影响上述变数,因此要尽量避免疫情持续感染。”

  为了要降低病毒传播,在研究人员尝试解答问题的同时,每个人都要继续采取防疫措施:戴口罩,接种疫苗,保持社交距离。

   1


当前新闻共有2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WHBD 2022年01月24日 11:19
80岁的佛奇是七朝元老,历七任美国总统,从1984年担任NIAID院长至今,在美国公卫界的地位难以撼动。然而,他在疫情初期,针对民众是否应该戴口罩防疫,以及群体免疫的门槛,前后的说法与立场反覆;6月间改口称他不信武汉肺炎病毒起源于大自然,接著又松口坦承有捐款给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
当一切尘埃落定、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平息时,佛奇博士的作为会被人们记住,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著名的大屠杀者之一。佛奇对于COVID-19病毒的严重性、他资助中国病毒学实验室的背景,以及该病毒的起源方面,对美国公众翻来覆去地撒谎一年多。
WHBD 2022年01月24日 11:14
SARS初期阶段的掩盖隐瞒,到了2019年后的新冠传播,一模一样的掩盖隐瞒。2019年底封锁武汉,全国禁足,却对国外强推飞行,不许禁航,就是典型的对外传播,撒豆成兵!典型的拖延撒谎欺骗西方国家,看看俄罗斯和金三的反应,就知道这个是对西方国家的病毒战超限战了,阴谋不阴谋的看实际效果。好在美国的疫苗先发展而且有效,疫苗也不能阻断美国人的作死的自由,虽然死了很多,感染的更多,但是美国现在基本生活生产正常了。中国现在受外传病毒的回归反噬,可怜的是普通老百姓,被欺骗还拼命歌功颂德!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