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几元钱的耳钉,十几元到几十元的手镯,几十元到一二百元的项链和手串……凭借“高颜值、低价格”的特点,合金首饰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合金首饰是由两种或以上金属熔合制成的饰品,常见成分包括铜、锡、锌、镍、铅、镉、铬等。然而,这些金属成分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皮肤问题的“元凶”。
商家号称纯银饰品
致癌物却超标9000倍
医生介绍,首饰性皮炎的发生与饰品的材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镍、镉等重金属成分,常常是导致过敏的“罪魁祸首”。
市面上,不少饰品宣称使用金银材质,但实际上可能含有其他不易察觉的重金属成分。
商家宣传的镀金、镀银饰品,是否真能达到其承诺的品质标准?记者随机从线上线下的20家商铺购买了21件样品,并送往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发现,在21件样品中,多达17件饰品的金银镀层厚度根本未能达到标准要求,根本不能算作“镀金镀银首饰”,而应归类为普通合金饰品。
来自广东广州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的一副耳钉样品,虽然明确标注材质为S925银,但经过检测发现,这副耳钉表面主要成分元素跟“银”没有丝毫关系,而一级致癌物镉元素含量竟然超标9000多倍。
身体出现这些表现
请立刻扔掉饰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科副主任李厚敏主任医生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介绍,佩戴合金首饰可能会带来过敏反应、重金属蓄积、交叉感染风险等健康隐患。
“首饰性皮炎”就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由佩戴含镍、钴、铬等重金属的首饰引发。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导致溃疡、瘢痕甚至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哮喘)。
佩戴首饰后,接触部位(如耳垂、手腕、颈部)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皮肤发红、瘙痒,可能伴灼热感;
·密集小丘疹或水疱,抓挠后可能渗液、结痂;
·症状反复,取下首饰后缓解,再次佩戴复发。
治疗应立即停戴首饰,冷敷缓解症状;口服抗组胺药止痒(如氯雷他定),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缓解炎症;严重病例需遵医嘱治疗。
挑选佩戴饰品
记住这8点
1. 注意选对材质
优先选纯银(925银)、纯金(24K)或医用级不锈钢、钛合金,避开含镍、铬的合金。敏感肌可尝试“低敏镀层”饰品。
2. 查看标签标识
在购买饰品时要仔细查看标签标识,坚决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在检查仿真饰品时,要留意其吊牌和标识上是否清晰标注了厂名、厂址、执行的产品标准,以及材质等基本信息。
3. 别选太鲜艳的
在选购项链、手链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饰品时,应尽量避免选择颜色过于鲜艳、外表过于光亮的饰品。
4. 最好进行试戴
购买后,最好先进行试戴,确认没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后再继续佩戴。对于耳环等穿刺类仿真饰品,更要慎重选择,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5. 不要长时间戴
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合金饰品,每日佩戴时间最好不超过8小时。在出汗较多时,因皮肤更加敏感,佩戴时间应缩短至不超过4小时。
6. 定期清水冲洗
定期保养饰品也是必不可少的。饰品应定期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与化妆品、香水等化学物质直接接触,以防这些物质与饰品中的金属发生反应,进而刺激皮肤。
7. 洗澡取下饰品
调整佩戴习惯也很重要。运动、洗澡时应取下饰品,以避免汗液和化学品加速金属的析出,对皮肤造成刺激。
8. 注重皮肤护理
汗液浸渍后及时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并涂抹保湿霜、无刺激性的凡士林,形成保护层,强化皮肤屏障功能。若已出现轻微红斑、瘙痒,立即停止佩戴。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一场国际盛会:中国表现令人很失望 |
| 2 | 惹习震怒 中国著名学者被迫离职 |
| 3 | 突发!川普:习近平已经同意了 |
| 4 | 原来习真急了!美中元首突然通话内情曝光 |
| 5 | 退休生活,一定要离开三个圈子 |
| 6 | 军方传来惊人消息 |
| 7 | 高市与川普通话后,日本突然强硬! |
| 8 | 中日关系快速下滑 川习通话 习突然说出这6 |
| 9 | 中美再传重磅消息 |
| 10 | 日本突然刹车,全球冷汗直流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