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男子查出肠癌后悔大哭 原来上厕所早已提醒

www.creaders.net | 2025-11-18 19:00:41  39健康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小李今年35岁,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养家,除了本职工作外,他每天晚上还会兼职跑一下滴滴,有时候忙起来,一天都顾不上吃饭也是常有的事,也因此他的肠胃一直不太好,也是老毛病了,所以也没怎么系统检查治疗过,直到年初开始,他肚子疼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每次上完厕所还能看到血丝,才想起去医院检查。

  结果一查就是直肠癌,还是晚期,自从治疗开始,化疗就做了几十次,每天痛不欲生,家底也日渐掏空,父母为了筹钱把老家亲戚都借了一遍。

  即便如此,癌症似乎并不想放弃这个苦命人,最近一次复查时,医生说癌症还是转移了,也不适合手术。

  深深的绝望包裹着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才35岁,为什么会出现肠癌?

  一、肠癌确诊多为晚期,4种异常易被忽视

  肠癌在中国并不算罕见,就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肠癌统计情况来看,每年新发病例就接近了56万例,死亡病例数更是达到29万例。

  虽然肠癌也属于恶性肿瘤,但只要早期干预的早,治愈率也比较高,甚至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可惜的是,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肠癌发生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从10年前至今,30岁以下的患者确诊率从2上升到7%,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7岁。

  所以别仗着还年轻,就以为自己不会患癌,实际上肠癌90%是散发性的,和个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特别是经常久坐,抽烟喝酒、饮食不健康的人,这些长期的危害累积,很容易就把肠癌“拖”了出来。

  所以早发现就很重要了,尤其是以下4个排便习惯,一定要重视:

  1、排便不尽

  肠道早期出现肿瘤时,肠黏膜因为异物敏感,可能会误判是屎,频繁发出便便信号,如果经常排便不尽,排后还想排,要警惕可能是早期肠癌信号。

  2、便便变细

  大便正常形状为粗细适中的圆柱形,如果观察到大便形状呈细长状,或者有槽沟样、扁条状,也可能是肿瘤挤压下的大便形状异常。

  3、便血

  虽然痔疮等疾病也可能引起便血,但肠癌引发的便血,往往颜色更鲜红或深红,而且混合在大便中,不是附着大便表面,并混合有一定粘液感,这种情况也要警惕。

  4、排便习惯改变

  正常每天排便频率应该稳定,一天一次,也可能一天2-3次,如果突然无缘由的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比如排便频率,或者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并持续3周以上,要注意可能的肠癌风险。

  二、肠息肉什么情况下会癌变?

  如果了解肠癌的演变史,肠息肉你一定不陌生,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好好的肠道会长息肉?

  专家介绍,肠息肉其实是肠黏膜上的异常小凸起组织,临床上8-9成的直肠癌患者早期都出现过肠息肉,而肠息肉就是肠道粘膜在炎症持续刺激下受损后的产物,多数情况下,肠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如果受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叠加下,息肉细胞突变的风险也会变高。

  尤其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往往是息肉癌变重要诱因,以下3种高危食品,再爱也要少吃:

  • 高脂食物

  脂肪摄入过多会影响体内胆固醇水平,同时增加肥胖风险,而且高脂食物也是引发肠道炎症的重要诱因,很多息肉的出现都伴随高脂饮食习惯。

  • 加工肉类

  这些肉往往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酸胺,长期摄入也会增加肠道息肉风险。

  • 高糖食物

  糖摄入过高也会干扰肠道菌群健康,尤其是长期高糖饮食,会刺激肠道炎症风险,严重也可能诱发息肉的出现。

男子查出肠癌后悔大哭  原来上厕所早已提醒

(示意图)

  三、筛查,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由于肠癌症状比较隐匿,一般不经过专业设备检查很难发现,所以早期筛查就显得很重要了。研究发现,定期肠镜筛查比不做筛查的人,出现肠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要分别低56%和57%。

  权威期刊柳叶刀也曾发布过相关研究,通过17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做一次肠镜可以在未来17年内降低30%的肠癌风险。

  专家表示,肠镜在诊断肠道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议45岁左右就可以开展一次胃肠镜检查,即便没有相关家族病史,也最好每5年开展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有相关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最好25岁开始就定期进行肠镜筛查。如果查出肠道息肉,后续筛查频率要更高一点,最好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

  肠癌无小事,除了定期检查预防,日常生活习惯也要调整好,保持定期运动,减少肠胃负担,也可以避免可能的胃肠道疾病风险。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