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8.8万人大研究:睡觉做1事 恐增心脏病风险42%

www.creaders.net | 2025-11-03 09:30:02  三立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少健康知识都指出,关灯有助于睡眠;而过去几年澳洲一项追踪8.8万人的大型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睡眠长期暴露在强光下者,罹患心脏病较高,排除年龄、抽烟、饮酒等因素,在最强光线环境下睡觉的参与者,罹患心脏病风险比其他人高42%。但因为研究属观察性质,无法证明光照与心血管疾病间有直接因果,若有需求,晚上睡觉还是可以开灯,但建议使用昏暗或温暖的夜灯。

睡眠研究追踪8.8万人 发现长期光害会干扰生理

综合《CNN》等外媒报道,由澳洲弗林德斯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主导的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大学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 study)合作,收集8.8万名参与者的睡眠数据。

参与者在2013年至2022年期间,分别佩戴小型光感测设备、轻便追踪器1周,记录他们睡觉时间受到的光照强度,研究收集到约1300万小时的光照数据,最后也让参与者接受健康检测。历时9.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夜间长期暴露在强光下者,罹患心脏病较高。

睡觉环境灯光亮 参与者心脏病风险增高40%

弗林德斯大学研究员温德雷德(Daniel Windred)说明,在光线较亮的房间里睡觉,罹患心脏病风险比其他人高27%、在最亮的房间中睡觉,心脏病风险则高出47%,排除年龄、抽烟、饮酒等因素,仍有42%的风险,且心房颤动风险也高出32%。

研究指出,光线是调节生理时钟的重要因素,身体将光亮视为清醒信号、黑暗视为入睡信号;而夜间光照会对昼夜节律造成一定的干扰,可能让褪黑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夜间交感神经仍亢奋,进而让代谢过程失调、心血管负担加深,长期下来心脏病与心律不整风险恐增加。

8.8万人大研究:睡觉做1事 恐增心脏病风险42%

澳洲研究发现,长期在强光环境下睡觉,可能导致夜间交感神经仍亢奋、心血管负担加深。(示意图/资料照)

睡觉真的完全不能开灯?

温德雷德强调,研究属于观察性质,难以判断光线与心血管疾病有明确因果,且光的来源、种类也无法确定,不必过于担忧心脏病,晚上睡觉还是可以开灯,但建议使用昏暗或温暖的夜灯,不要开太量的顶灯、睡前也应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