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乳癌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不痛、不痒、甚至无感,但等到摸得到硬块、或发现腋下肿块时,往往已非早期阶段。
根据资料显示,若能在肿瘤小于2公分时发现,五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但一旦出现转移,存活率便会明显下降。
台湾医生黄轩在脸书粉专分享一起个案,“医生,我摸到一个硬块,但它不痛,我是不是想太多了?”这句话,来自一位45岁的老师,在诊间轻声问出。
乳癌从不敲门,它往往像风一样安静地来。黄轩表示,以下6种女性,乳癌最容易悄悄找上门。
1.40~54岁的女性
40~54岁是乳癌最密集的年龄带。这个时期女性正面临荷尔蒙“忽冷忽热”的时期,月经渐乱、睡眠变轻、情绪起伏,体内的雌激素像没了节拍的乐团,一下太多,一下太少,这种剧烈波动,让乳腺细胞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研究指出,这时期的乳房细胞分裂速度快,修复力却变差,容易出错。黄轩表示,“更年期不是『老』的标志,而是该更小心的警钟”。
2.雌激素暴露时间长的女性
初经早、停经晚、或30岁后才生第一胎,等于身体泡在雌激素这池水里几十年。研究显示,雌激素暴露时间越长,乳腺细胞越容易过度增生,这类女性乳癌风险高出近四成。
这不是要你害怕荷尔蒙,而是提醒,“请从35岁起定期做乳房检查。因为早发现,不是幸运,是选择”。
3.有乳癌家族史或基因突变者
如果直系亲属曾罹患乳癌,你可能带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罹患乳癌机率高达70%。但基因不是命令,它只是提醒。
命运可以写在DNA里,但也能被自己重写:定期筛检、健康生活,就是拿回笔的那一刻。
4.曾出现乳房良性病变者
有些乳房小结节或纤维腺瘤,看似良性,却是身体的轻声细语。研究指出,这类女性的乳癌风险比一般人高出两倍。所以当医生建议追踪时,别等到“没时间”再后悔。因为真正的平安,从来不是“没事”,而是“有在留意”。
5.爱喝酒、体脂高的女性
酒与脂肪,是乳癌最默契的搭档。脂肪能制造雌激素,酒精则让雌激素更活跃。研究发现,每周饮酒超过三次、且BMI高于28的女性,乳癌风险提高60%。
黄轩表示,见过许多体态优雅、事业成功的女性,一边说“我压力大得喝一点没事”,一边被乳房X光的结果吓哭。
6.曾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女性
有些人年轻时因疾病,做过无数次的放射治疗。十几年后,辐射的“后座力”才慢慢显现。那些青少年时期,曾接受过放疗的女性,乳癌风险显著上升。这类高风险族群应提早筛检,并告知医生相关病史。许多女性为了家庭、工作、孩子奔波,总说:“我还没时间检查”。但生命不会等“有空”的那天。
根据研究,定期乳癌筛检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5%~40%。随著医疗进步,乳癌早期发现已非绝症,而是一场可以被逆转的战役。
检查建议如下:30岁后,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40岁以上,每年加入乳房X光摄影(mammography)。高风险族群(有基因突变、家族史或放疗病史),可提早并搭配MRI追踪。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摇地动!最劲爆消息来了 |
2 | 习近平的结局已经定了 |
3 | 北京高校接通知?四中高层人事大变动 |
4 | 四中第一天 北京投降了? |
5 | 四中全会敏感期 朱镕基“发声”王岐山露面 |
6 | 版面都设计好了,掀桌子的节奏 |
7 | 未来十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后的幸福时光 |
8 | 四中前夜,新华社突然失常了 |
9 | 中国拆解DUV 惹出大麻烦 |
10 | 四中全会登场 四大网站回避“习近平”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铁娘子日本女川普行将就任.议 | 木秀于林 |
2 | 川普用自己的下流无耻,给MAGA | 爪四哥 |
3 | 从杨振宁放弃美籍看中国读书人 | hare |
4 | 说说川普 | 老莘 |
5 | 绝对真理:一座新的雕像 | 中国现代哲 |
6 | 苏联失去中国时,走向衰败就注 | 弓长贝占郎 |
7 | 精致利己的物理学大师 — R | 体育老师 |
8 | 公民、奴才衡量标准:心中有无 | 横断万重山 |
9 | 中国文人无耻的顶峰 | 旅泉 |
10 | 溪猪的地位似乎稳如泰山 | 山蛟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