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失智症警讯?这几个核心症状才要警觉

www.creaders.net | 2025-09-15 14:31:32  世界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随著失智症议题受关注,社会上常流传许多“前兆警讯”,例如走路拖步、嗜睡、身体僵硬等现象,导致每当名人罹病,医院立刻涌现就诊潮。台湾卫福部桃园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刘一宏提醒,过度放大细微症状反而容易徒增焦虑,真正需要警觉的是记忆力、判断力与生活功能的明显变化。

刘一宏指出,失智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有记忆力显著退化、判断力下降、语言表达困难、个性明显改变、对时间与地点的混淆、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等,民众可透过“AD-8极早期失智症筛检量表”进行自我检测,若结果达2分以上,建议及早就医评估。

“失智并非一开始就该急著吃药。”刘一宏强调,首次就医时最重要的,是确认症状是否来自其他可治疗的原因,例如贫血、电解质异常、感染、高血糖、内分泌失调、中风或癫痫等,这些状况往往会模仿失智表现,但治疗方式完全不同,需要详细检查才能厘清。

刘一宏说,若确诊为失智症,后续照护应积极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代谢疾病不仅会加速脑部退化,还会提高中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定期检查与稳定控制是维持脑部健康的重要基础。

他指出,在日常生活上,饮食与运动是延缓退化的两大支柱,建议民众可从“每天一碗叶菜、一小把莓果”开始养成习惯。饮食方面建议采取“麦德饮食”(MIND diet),核心原则是多吃深绿色蔬菜、莓果、坚果、全谷、豆类、橄榄油与鱼类,少吃红肉、奶油、油炸物、甜点与加工食品,研究显示,即使只部分遵循,也有助延缓认知退化。

至于运动方面,虽然建议每周累积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游泳、骑脚踏车等,但若无法达成,也不必气馁。刘一宏强调“只要有动,就比完全不动好。”即使每天只有10至15分钟,也能促进脑部血流、稳定情绪,延缓退化。

刘一宏呼吁,失智症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透过正确的筛检、早期诊断、有效治疗与日常保养,都能降低恶化速度、提升生活品质。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