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 是怎么回事?

www.creaders.net | 2025-09-09 16:22:36  新周刊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在宁静的夜晚,当我们渐渐进入梦乡,身体有时会突然不由自主地抖动一下,就像被电击了一般,甚至还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让人瞬间从睡梦中惊醒。

关于这种情况,有人说“这是身体在长个儿”,有人说“是身体提示你缺钙”,还有人说“是大脑怕你死了,测试一下你是不是还活着”……

这些说法是真的吗?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临睡肌抽跃症: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其实,这种睡眠中突然的身体抖动在医学上被称为临睡肌抽跃症,也叫入睡抽动。

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抽搐,通常表现为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现有的数据表明,70% 的人群曾在睡梦中出现过这种现象[1]。它就像是我们身体在睡眠过程中偶尔开的一个“小玩笑”,是睡眠-觉醒障碍的一种表现。偶尔发生的抖动是人们处于刚刚进入梦乡时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类似于眼皮跳、打嗝等,与精神紧张时的肌肉抽动道理相同。如果平时身体非常健康,偶尔出现这样的抖动完全没必要过度担心,更不需要药物治疗。

引发临睡肌抽跃症的原因

1.神经活跃与大脑控制力减弱

在入睡期间,大脑皮层的大部分神经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部分神经会比较活跃。它们间断地发出微弱的运动指令,从而让下肢抽动。而且入睡的时候,大脑控制力减弱,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相对不足,对下肢运动失去抑制功能,于是就发生了肌抽跃。简单来说,就像是大脑在进入休息状态时,部分“小神经”还在调皮地活跃着,不小心发出了错误的指令,导致身体突然抖动。

2.缺钙

血清钙离子浓度低,可以导致肌肉和神经的兴奋性亢进,引起肌肉的痉挛抽搐。缺钙时临睡肌抽跃症的出现几率相对高一些。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发育期的小孩身上,当体内的血钙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肌肉、神经就会变得“不安分”,从而引发痉挛、抽搐。

对于缺钙者,可以通过多摄入高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增加户外活动,让身体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来缓解该症状。

3.过于劳累

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加班、睡眠质量不好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身体过于紧张而出现临睡肌抽跃症。当我们的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时,神经系统也会变得紧绷。就像一根一直拉紧的橡皮筋,在我们入睡放松的瞬间,就容易出现“反弹”,导致身体突然抖动。比如一些上班族,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更容易在睡觉时出现这种情况。

4.症状性临睡肌抽跃症

如果睡觉时频频出现身体突然抖动的现象,清醒时忽然会有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这意味着有可能大脑出现了问题,如有肿瘤、脑退行性疾病、脑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疾病。这个时候或许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此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进行脑部 CT 或磁共振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2]。

如何应对临睡肌抽跃症

1.偶尔发作无需惊慌

对于偶尔发作的临睡肌抽跃症,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和担心。这只是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就像生活中的小插曲一样。我们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不要让它影响到我们的睡眠情绪[3]。

2.频繁发作及时就医

如果抖动频繁,还伴有头疼头晕等症状,或者清醒时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3.日常预防措施

1、规律作息:作息要规律,成年人每天需要 7~8 小时的睡眠,如果没办法睡足 7 小时,可以午间补充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让神经系统和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减少临睡肌抽跃症的发生。

2、限制咖啡因的摄入:过量摄入咖啡因会造成神经过敏、焦虑。健康的成人每天摄入咖啡因的量要低于 400 毫克,每天不要超过 3 杯咖啡。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使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增加临睡肌抽跃症的发生几率。

3、身体适度伸展拉伸:临睡前半小时可以做一些轻柔伸展或舒缓的瑜伽动作,拉伸腓肠肌、足部肌肉,缓解肌肉的紧张,能够减少临睡肌抽跃症的发生。通过拉伸肌肉,可以让肌肉放松下来,减轻身体的疲劳感。

4、借助音乐:欢快、愉悦的音乐能够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睡前听一些轻音乐还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音乐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梦乡,减少身体的紧张感。

5、注意睡姿:尽量避免趴着睡、蜷着睡,否则会直接压迫胸腔,心脏、肺部容易出现不适感,胸闷、呼吸不顺畅时会引发临睡肌抽跃症。一般情况下,多数人以右侧卧位为宜。正确的睡姿可以让身体各器官处于舒适的状态,有利于睡眠[4-5]。

应对临睡肌抽跃症的策略。(图/AI生成)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这种现象虽然看似平常,但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生理知识。了解了临睡肌抽跃症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后,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看待这一现象。偶尔的抖动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但如果出现频繁抖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临睡肌抽跃症的发生,享受更加安稳、舒适的睡眠。让我们在夜晚的宁静中,与美好的梦乡相伴,远离身体的“小颤抖”。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