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名澳洲网红健身教练将一项2007 年日本研究,重新包装成简单的间歇走路运动,引发风潮。这种轮流进行3分钟快走与3分钟慢走的走法,宣称可带来超越每日1万步的好处。然而有专家提醒,网络爆红的健康潮流往往过度简化科学,缺乏细节。
《洛杉矶时报》报道指出,这项被称为“日式走路”(Japanese walking)的最新健身潮流,正在 TikTok 上疯传,并蔓延至社交媒体与其他平台,让人好奇这种运动是否真能比传统散步更有效改善健康。
此运动法源自 2007 年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日本研究,测试高强度间歇走路的效果。但最近的热潮源自澳洲网红兼健身教练特奥(Eugene Teo)在 TikTok 发布的一段短片,观看次数超过 1000 万,在YouTube 更突破 1835万。他将这项有科学根据的运动法,改造成更易懂、更适合演算法传播的版本,取名“日式走路”。
特奥依据的小型日本研究涵盖186名女性与60名男性,每周进行4天以上这套运动者的血压、腿部肌力与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的改善幅度,都比持续中等强度走路组更大。
虽然这套方法并非特奥发明,但他让它触及了数百万人。他说,自己的影片能引起共鸣,是因为许多人被“每天一定要走到1万步”的压力压垮。然而,这阵风潮背后的科学是否像宣传的那么强而有力呢?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心脏科医生赫勒(Helga Van Herle)指出,原始研究设计存在缺陷。只有高强度走路组配戴加速度计监测,而中等强度组没有,这可能导致结果偏向高强度组。她提到,这属于“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即被观察的人可能因知道自己被监测而改变行为。
同样来自凯克医学院的医生加格(Parveen Garg)表示,间歇快走并非医生常特别推荐的运动法。该研究样本小,本意是启发后续研究,而非得出广泛结论。他支持任何促使人们去活动的方法,但提醒不要过度吹捧“日式走路”的好处。
“日式走路”号称 30 分钟就可带来巨大健康效益。(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杨兰兰妈终于找到了 果不其然… |
2 | 中共组织部长儿子赴美被拒绝入境 引出大瓜 |
3 | 尴尬一幕:习想和她握手,却被“拒绝” |
4 | 突发:第一所倒闭的美国顶尖大学:被AI干掉 |
5 | 上合峰会关键细节 党媒为何不报?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杨兰兰妈终于找到了 果不其然… |
2 | 胡春华接班,浮出水面 |
3 | 中共组织部长儿子赴美被拒绝入境 引出大瓜 |
4 | 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 内容令中共难堪 |
5 | 女主播“无罩激凸”直播画面疯传 网友炸锅 |
6 | 尴尬一幕:习想和她握手,却被“拒绝” |
7 | 突发!深夜地震,至少622人遇难 1500人受伤 |
8 | 突发:第一所倒闭的美国顶尖大学:被AI干掉 |
9 | 刚刚,微信宣布重要公告 |
10 | 刚刚!川普,重大宣布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