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一年夺走70万人命的它 或就藏在你家里

www.creaders.net | 2025-08-03 14:35:57  丁香医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如果我问你:

世界上杀死人类

最多的动物是什么?

你可能会猜:鲨鱼?狮子?毒蛇?还是人类自己?

都不是。

真正的头号杀手,是一只谁都拍过、谁都骂过的小东西——

蚊子 🦟

据统计,蚊子每年通过传播疾病,间接导致 70 多万人死亡,几乎超过人类、蛇、狗、蝙蝠等生物加起来的总和。

有历史学家估算,在人类相对短暂的进化历程中,死于蚊子传播疾病的约 520 亿人,而迄今全球人口总数为1080 亿。

换句话说,蚊子曾杀死过近半数人类,堪称人类第一大杀手。

最近,它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再度在全球拉响警报。

图片

图片来源:见角标 / 汉化:丁香医生

这场疫情

“我们 20 年前见过一次”

7 月,广东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 8 月 1 日已有 6000 余例,当地已采取各种措施来遏制疫情扩散。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源自非洲,意为“弯曲”。

它形象地描绘了患者因关节疼痛而身体扭曲的姿态。少数人会发展成慢性疼痛,严重时可致残。

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高热、皮疹、头痛等。

图片

图片来源:丁香园

本次国内疫情来自国外输入性病例。

今年上半年,留尼汪岛等热带岛屿相继暴发严重疫情,随即蔓延至非洲大陆,并向欧洲、南亚等地区扩散。

7 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警告称:

此次疫情的扩散模式与 20 年前的一次重大疫情几乎雷同,希望各国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重演。

尽管病死率低,但大规模感染一旦发生,近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将受到重创。

这场疫情的“幕后黑手”,就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伊蚊。

伊蚊包括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更常见的是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

白纹伊蚊

图片

居家绝命毒师,能活在多种多样的小水坑、水缸等容器里。常常白天出来活动,夜间休息。

源自亚洲,后由起源地扩散至全球 70 余个国家,中国有 25 个省份有分布。

俗称见人就叮的花蚊子,超凶,有 16 种过敏原,叮的包经常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

白纹伊蚊在各省的分布情况(注意:数量多少不代表疫情风险和严重程度)

其实过去十几年里,我中国南方省市也常有病例报道,但未出现大规模疫情,今年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速度与传播范围。

境外输入病例上升、气候和环境变化,以及病毒自身的进化等各种因素叠加,创造了这种蚊媒疾病的天时地利人和。

而这,只是人类与蚊子斗争的冰山一角。

蚊子

为病毒定制的完美载体

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之一,蚊子堪称为病毒传播定制的完美载具。

一旦吸了带病毒的血,蚊子终生携毒,不需再次感染就能持续“作案”,是病毒最稳定、传播效率最高的合伙人。

更让人汗颜的是,蚊子这种生物太 bug 了:

  • 生态位独特,天敌少;

  • 搭载“黑科技”,有一套精密定位系统,几十米外就能锁定你;

  • 能飞,会借势,可达几百米高空,喜马拉雅山上都有它的身影;

  • 能生,交配一次,终生产卵……

图片

雌蚊子的一生,堪称一部壮观的生育史。

有研究统计,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蚊子不到一个月可以从几百只增长到 10 亿只/平方公里。

这使得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类,都在蚊子的狩猎范围内。

有些病毒为了能搭上蚊子的便车,还特意进化了一下,甚至专一到不可能再通过蚊子以外的方式传播。

主要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十几种:

图片

你或许会觉得这些疾病离我们很遥远,这恰恰说明——

我们被保护的太好了

实际上,大多数蚊子还轮不到叮人,就已经被消灭在萌芽中。

中国大部分地区每到三四月份,轰轰烈烈的灭蚊活动就开始了。

图片

有千千万万个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图片

一次较为完整的灭蚊行动,能让当地的蚊子数量减少超过 70%~80%。

在一代代灭蚊人和疾控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蚊媒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 丝虫病:高峰期患者多达三千万,2007 年 5 月正式宣布消除。

✅ 疟疾:高峰期患者多达三千万,2021 年 6 月正式宣布消除。

作为一种曾经让人闻风丧胆传染病,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让疟疾感染者从 30000000 减为 0,被世卫组织评价为“了不起的壮举”。

但我们还不能对蚊子放松警惕。

乙脑可能反扑,已经消除的疟疾、丝虫病,以及黄热病、寨卡病毒病、西尼罗病毒病等蚊媒疾病,也面临从国外传入引起本地传播、甚至暴发流行的风险。

如今基孔肯雅热疫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接下来,“登革热”即将进入高发期,防控压力不小,需要大家重视起来,有所防范。

图片

图片来源:广东疾控中心 

蚊子的这场“硬仗”

我们能做什么

战胜蚊子只依靠公卫和疾控人员的努力还不够。

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对阻断病毒的传播链条都至关重要。

为了对付蚊子,科学家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物理与化学手段,近年还发展出基因编辑“绝育蚊”等生物技术手段,试图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切断蚊子的繁殖链。

图片

然而,蚊子实在太能生,这些措施虽然能明显减少蚊子数量,但只要有“漏网之鱼”,就会快速东山再起。

实际上,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清理积水,减少滋生地。

蚊子喜欢在静水中产卵,哪怕是废弃瓶盖、空调托盘、堵塞的屋顶排水沟,都是它们最爱的“月子中心”。

如果我们能从生活细节上杜绝这些死角,它们的繁殖速度就会大大减缓。这需要整个社会上上下下、日复一日的协同努力。

图片

内容参考:丁香园

✍️ 写在最后

看似不起眼的小蚊子,其实一直在塑造着这个世界的命运线。

自人类诞生以来,蚊子一直活跃在历史的最前线,拨弄因果的琴弦。它是人类的收割者,也是历史变革的推动者。

它带来的瘟疫,曾促成无数重大事件的转折。甚至有历史学者调侃:“如果没有蚊子,人类历史至少得改写一半。”

如今,气候变暖、生态失衡,人类创造了一个更适合蚊子传播病毒的世界,却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当基孔肯雅热这种“热带病”开始在温带城市蔓延,这只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正在以看不见的方式,影响人类的未来。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