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经常熬夜写稿子。
每天写到凌晨三四点,然后睡上几个小时,就可以若无其事地去上班。
但是过了40岁,我就发现不对劲了。
熬一次夜,好几天休息不过来,无精打采不说,还头疼。
以前恨不得24小时连轴转,现在转十二个小时就已经精疲力竭。
年轻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自己的能量,如今却要省着用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好能量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40岁以后,精力愈发有限,必须学会“选择性专注”,才能合理投放能量。
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真正滋养自己的事物中,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在,更舒适。
01
关于社交:离圈子远一点,离自己近一点。
前阵子高圆圆的采访上了热搜:她说90%的社交对她都是消耗。
除了拍戏,她几乎不社交,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分配给那么多人。
深以为然。
年纪越大,就越觉得混圈的无聊。
圈子这个东西全凭实力说话,你混得再频繁,露再多的脸,自己没有价值也没用。
频繁的酒局,没营养的废话,虚假的客套,只能让一个人身心疲惫。
90年代,陈道明刚刚成名的时候,也曾经日日应酬,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被掏空了。
醒悟过来的他选择回归书房,磨炼演技,充实自己。
这才成了影坛屹立几十年不倒的常青树。
人到了一定年纪,一定是往回收的。
在圈子里侃侃而谈,不如与自己对话。
觥筹交错的酒局,不如一个人的独处沉淀。
美学大师蒋勋就曾主动为自己的圈子做过一次减法。
在一次大病之后,他从繁华的都市搬去了儿时居住的乡村。
在这里,没有人打扰,他几乎没有什么社交。
每天不必应酬,就是读读书,散散步,白天晒晒太阳,晚上就看看星光。
在这里,他不必为社交烦神,每天都能静下心来,专心自己的创作。
经过一段时间后,蒋勋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轻松自在。
叔本华曾说:一个人越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就越好。
独处亦清欢。
人到中年,远离嘈杂的圈子,为自己腾出一方独处的空间。
还自己一方净土,才能细细聆听内心的声音,在独处中沉淀自己,丰盈自己,完成自己。
02
关于成长:离事业近一点,离欲望远一点。
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同学聊天,我问他以后有什么梦想。
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他说: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开豪车,住别墅。
他父母都是医生,我以为他会说:我将来会当一个医生,立志救死扶伤。
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早熟”。
你看,这就是事业和欲望的区别。
一个是价值创造,一个是满足需求。
很多人奋斗半生,其实一直在为自己的“欲望”努力。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多的票子,更好的房子,更贵的车子。
但是中年以后,你会慢慢发现,被欲望驱动的人生,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物质满足难以取代精神满足。
投入的能量过多,反而会让自己迷失在膨胀的欲望之中。
看过画家高更的故事:
在35岁之前,高更一直是一个股票交易员,年收入高达三万法郎,可以说是非常富有了。
但是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消除精神上的荒凉。
高更的生活异常压抑、苦闷,他很快做出决定,辞去了这份优渥的工作,去追求自己毕生渴望的绘画事业。
在不懈努力下,他在南太平洋上的塔西提岛上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抓住了真正的自我。
他的画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成为绘画史上的经典。
他自己也成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霍利斯在《中年之路》里说:
中年危机,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危机,而是“繁华过后成一梦的意义危机”。
此时,外部的目标已经达成,人却倍感空虚,方才警觉,面具之下,一无所有。
中年以后,真正滋养自己的,是一项有成就感的事业。
一味追名逐利,只能在欲望之中掏空自己。把生命放入更大的秩序,人生才能拥有恒久的价值。
就拿我们这行来说。
我们接触的作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单纯是写稿赚钱,一类作者则对文章质量有追求。
那些对文字保持敬畏的作者,内驱力更强,写稿也往往更有成就感。
而另一类作者,内驱力严重不足,写稿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是一种酷刑。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中年以后,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世间都有自己的位置。
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完成自己,人生才不至于荒芜,这一生才不至于白活。
03
关于心理:多关注事情,少关注情绪。
罗振宇曾经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旦有一个项目受挫,办公室里往往会出现三种人。
第一种:心情沮丧 ,唉声叹气,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
第二种:认命,就这样吧。
第三种人:事已至此,基于这个结果,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还能不能有其他出路。
无论是生活里还是职场上,能成功的,基本是第三种人。
因为这种人,只关注事情,不关注情绪。
他们不会沉湎于抱怨、沮丧中,不会让负面情绪消耗自己的能量。
反而是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事物中,找到新的出路,新的方法。
投资人李笑来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在国外学习。
那时候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企业开始缩招甚至裁员。
他身边的很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日怨天尤人。不是抱怨命运不济,就是吐槽世道不公。
这些人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抱怨上,人也开始逐渐颓废。
李笑来却一声不响,每天雷打不动去泡图书馆。
危机之后,必有转机,金融危机之后,往往会有很多机会。
李笑来开始密切关注金融动态,学习相关知识。
两年时间,身边的同学都在走下坡路,他却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不仅写下了《把时间当朋友》,更是叩开了金融之路的大门,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
“力比多”是有限的。一旦人的“力比多”被负面情绪消耗,人往往就很难爬出泥潭。
人到中年,处处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任由自己被困在情绪中,只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
强者活在事情里,弱者活在情绪里。
情绪爆发的时候,学会定位情绪,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再用理性为自己找到目标。
专注于目标,不被情绪所扰,才能尽快让自己摆脱泥潭。
04
关于工作:加班少一点,健康多一点。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
31岁的小伙,因为经常熬夜加班,突发脑梗死。
这样的病,一旦得上,就是一辈子搭进去了。
人到中年,有子女要教育,有老人要赡养,一旦身体垮了,一个家也就垮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才是最大的中年危机。
电视剧《凡人歌》里,沈琳遇到经济危机,她想出去赚钱养家,却发现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因为腱鞘炎发作,她的月嫂之路被迫中断。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她无法长期站立,卖卤货也困难重重。
而老高更惨,因为积劳成疾,猝死在了办公室里,留下孤儿寡母。
中年以后,身体一路下坡。
压缩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保养身体上,才是中年人最好的活法。
1.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 每周锻炼2~3次,保持身体活力。
3. 少点外卖,自己下厨更健康。
4.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5. 周末去公园转转,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好心情。
中年以后,保命要紧。
永远不要透支健康去换钱,只有人在,一切才能从头再来。
▽
乔布斯说:生活中有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管理自己的能量。
4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身体机能、精神状态、社会角色都开始发生改变。
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能量,回归自己,关注健康,稳定情绪。
能量决定着一个人情绪和状态,也影响了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把能量分配好,才能从容应对中年的挑战,日子才能越过越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国母不伦恋震动中南海 |
2 | 新爆料:秦刚最终没能熬过… |
3 | 北京突传重磅消息 |
4 | 中南海或有重大人事变动 |
5 | 体制内良心人士惊爆:中共外交部出大事了 |
6 | 不是习,中南海突传重大人事变动 |
7 | 一张照片证明李强真实地位 |
8 | 炸了!老军头痛骂彭丽媛祸军 |
9 | 送到医院已死 李克强或死于水中电击 |
10 | 重磅!美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登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2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3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
4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5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6 | 不低头的硬汉! 怀念北京大学 | 甲申秋立 |
7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8 | 榨干了最后一块铜板,够狠够缺 | 席琳 |
9 | 埃及成为了中共国新的洗厂地热 | 山蛟龙 |
10 | 沈巍, 从社会大学毕业的流浪 | 长弓三好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灯签字笔特赦无效.FBI彻查三 | 木秀于林 |
2 |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 山货郎 |
3 | 同志—称谓残简 | 阿妞不牛 |
4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5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6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7 | 俄乌战争: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 随意生活 |
8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9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10 | 圣经里的神迹是科学的未知还是 | 安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