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张是个要强的人,平时身体有点小毛病都硬扛着。几个月前,他频繁感到胃部隐隐作痛,还时不时反酸,但他觉得不过是老胃病犯了,去药店买了点胃药吃。
药吃了,症状却没缓解多少,老张依旧没当回事,还照常喝酒应酬。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剧烈腹痛,疼得直冒冷汗,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胃癌晚期。老张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以为的小胃病,竟拖成了要命的癌症。医生严肃地说,要是他能早点来医院检查治疗,情况或许不会这么糟。
01
6种“小病”千万别硬扛,
当心最后“拖”成癌
1.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当胃溃疡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损和修复,细胞可能会发生异常增生,如果持续发展,就有可能转变为胃癌,尤其是胃溃疡病史较长、年龄在45岁以上的患者,癌变风险相对更高。
2.慢性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比非感染者高10到100倍。大约有15%到30%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在20到3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概率为3%到6%。
3.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分为非腺性息肉和腺性息肉,腺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绒毛状腺癌,癌变率较高,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可高达50%左右。
超过90%的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恶变而来,其进展过程多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4.慢性宫颈炎
在慢性宫颈炎的环境下,宫颈黏膜更容易受到HPV的感染,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分化,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可能会发展为宫颈癌。
5.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在慢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中,胰腺组织反复受损和修复,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10到20倍,且慢性胰腺炎病史越长,发生胰腺癌的风险越高。
6.黑痣恶变
正常黑痣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颜色均匀。如果黑痣出现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直径大于6毫米、表面隆起或破溃等情况,可能是黑痣恶变的表现。
02
5个简单方便的“身体自检方法”,
省钱又救命!
身体出现异常往往有迹可循,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检方法,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伏疾病,既省钱又能救命。
1.皮肤自检
每月进行一次全身皮肤自检。在光线充足处,用一面大镜子和一面手持小镜子,仔细查看身体各个部位,包括头皮、后背等容易忽略的地方。留意是否有新出现的黑痣、斑点,或原有痣的大小、颜色、形状发生改变,如痣突然变大、颜色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甚至出现破溃、瘙痒、疼痛等情况,这些都可能是黑色素瘤的早期信号,应尽快就医。
2.口腔自检
每天早晚刷牙后,对着镜子检查口腔。查看牙龈是否红肿、出血,舌头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溃疡且长期不愈合(超过两周)。
若牙龈频繁出血,可能是牙周疾病;而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有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需及时到医院口腔科就诊。
3.乳房自检(女性)
每月月经结束后7 - 10天进行一次乳房自检。平躺在床上,用手指指腹轻柔地触摸乳房,检查有无肿块、硬结,同时挤压乳头,看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若发现乳房有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或者乳头有血性、浆液性分泌物,应高度警惕乳腺癌,尽快到乳腺专科检查。
4.淋巴结自检
用手触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质地柔软,不易触及。若摸到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有压痛,或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团,可能是感染、结核甚至肿瘤转移的信号,需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5.大便自检
每次排便后,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和质地。正常大便为黄色或黄褐色,呈香蕉状。若出现黑便(排除食用动物血、铁剂等食物和药物因素),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出现血便,可能是痔疮、肛裂或肠道肿瘤;大便变细、有凹槽,可能是肠道内有占位性病变,需及时做肠镜检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中央电视台出现重大事故 |
2 | 可怕!四中全会突然增添了这个变数 |
3 | 中国突传重磅 彭博独家:北京此举释放关键信 |
4 | 濒临崩溃!卢比欧警告:几周内恐爆“全面内 |
5 | 情报揭露:习明泽在哈佛领取全额奖学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