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出境旅游、商务、务工的人群不断增加,一种古老而又凶险的传染病——疟疾,正悄然威胁着归国人员的健康。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许多人因对疟疾认知不足,归国后放松警惕,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远离疟疾威胁?这份“健康攻略”请务必牢记。
疟疾并非“过去式”,出境归来风险高
中国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非洲归国人员中,疟疾发病率常年居于输入性传染病首位,且部分患者因未及时就诊,错失治疗黄金期。
警惕“冷热交替”,症状易与感冒混淆
疟疾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冷、高热、大汗,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但部分患者初期仅表现为低烧、乏力,极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等疾病。更危险的是,恶性疟疾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2023年某地曾有一名非洲务工归国人员,因将反复发热当作感冒自行服药,拖延一周后送医时已出现多器官衰竭。因此,从疟疾流行区归国后,若出现发热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防治结合,筑牢三道“健康防线”
第一道防线:出境前科学预防:前往疟疾流行区前,可前往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咨询,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预防药物。建议携带驱蚊液、蚊帐、电蚊拍等防蚊装备,避免在蚊虫活跃的黄昏、黎明时段户外活动。
第二道防线:境外期间严防叮咬:住宿选择有纱窗、空调的环境,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皮肤裸露处涂抹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剂。在非洲等疟疾高发区,即使服用预防药物,仍需坚持防蚊措施,因药物保护率并非100%。
第三道防线:归国后提高警惕:疟疾潜伏期通常为7-30天,部分长达数月。归国后一年内若出现发热,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通过疟原虫检测明确诊断,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巩固消除成果保健康,需全民共筑“防护网”
中国消除疟疾的成果来之不易,守住防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出境人员应主动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归国后配合海关检疫;基层医疗机构需加强疟疾诊断能力培训,避免漏诊误诊;公众则应破除“疟疾已绝迹”的认知误区,提高防范意识。
健康无小事,防控在细节。牢记“防疟先防蚊,发热早就医,主动查疟疾”三大原则,让我们在拥抱世界的同时,守护好自己与家人的生命健康。出境回国莫大意,共筑疟疾“防火墙”,需要你我共同行动。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2 | 传张又侠兵封中南海 政治局决议推翻习 |
3 | 大跌!新情况出现 |
4 | 刚说完不跪!北京180度大转弯 |
5 | 斩获多个国际大奖!这部中国农村情色片被禁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2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3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4 | 董小姐履历事件闹大 胡锡进发声,北京协和 |
5 | 习近平上海谈“交棒” 央视略去敏感话 |
6 | 天津医院多名医护被斩 著名骨科医生骆巍不 |
7 | 和习划清界限 李强突然拔掉身边钉子 |
8 | 传张又侠兵封中南海 政治局决议推翻习 |
9 | 大跌!新情况出现 |
10 | 刚说完不跪!北京180度大转弯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