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多人在餐馆吃饭后感觉异常口渴,常误认为是味精或“科技与狠活”(如鲜味核苷酸)导致的。
实际上,鸡精中既含味精(谷氨酸钠),也含鲜味核苷酸,但这些成分并非口渴的主因。
真正的元凶是菜肴中叠加的高钠含量。
鲜味调料的“钠”陷阱
多重钠来源的累积,使得一道菜的钠含量远超家庭烹饪。
用鸡精、蚝油、蒸鱼豉油来举例:
1. 1克鸡精含钠约200毫克(相当于0.5克盐);
2. 1汤匙(15克)蚝油含钠678毫克(约1.7克盐);
3. 蒸鱼豉油的钠含量更高,15克含钠1091毫克(约2.8克盐)。
钠离子具有强亲水性,摄入过多会提高血液渗透压,促使身体“绑定”水分,从而引发口渴反应。
盐摄入量和肥胖也有一定关系。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发表的论文《中国成年人盐摄入量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盐摄入量与肥胖以及中心性肥胖风险均呈正相关关系。
如果你想进行体重管理,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
餐馆的“隐形高钠”套路
餐馆菜肴的钠不仅来自盐,还隐藏在多种调味品中。更“狡猾”的是,糖和盐会互相掩盖味道。
糖与盐互减味道,降低对甜味和咸味的敏感度;浓烈的鲜味(如核苷酸)会提高人对咸味的耐受性。因此,菜肴表面可能不觉得咸,但钠已深入食材内部。
腌制后的肉类,即使涮水也无法去除内部盐分。高钠调味品(如腐乳、豆豉)的叠加使用,会进一步推高总钠量。
下馆子时,口渴感会促使顾客更想点饮料,而饮料正是餐馆利润的重要来源(占比可达1/3至1/4)。
家庭烹饪如何避免高钠?
少量使用味精或鸡精并不会导致口渴。关键控制点在于总钠摄入量。
大家可以记住基本上固定的数据:按含钠量算,1 克味精≈0.33克的盐,1 克鸡精约等于0.5克的盐。
如果这个数据比较复杂,大家可以记住盐和钠的换算比例:食盐(g)=钠 (g)× 2.5,可以大致得出盐含量。
在家做饭少量用一点味精和鸡精,不会引起明显口渴,除非你同时加入足够多的盐、酱油、蚝油、豉油、腐乳等高钠调味品。
推荐3种做法:
1. 用少量鸡精或味精替代部分盐(如1克鸡精+减盐);
2.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高钠调料(如酱油+蚝油+豆豉);
3. 警惕“隐形钠”(如加工肉制品、酱料)。
下馆子后口渴的锅不该由味精或核苷酸来背,而是“过量钠+糖”的组合。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传习近平派4常委请辞 汪洋增补为中央委员 |
| 2 | 元老倾巢出动 胡温“现身”朱镕基签字 |
| 3 | 突发!美国将俄罗斯实施前所未有制裁 |
| 4 | 俄罗斯绝密!习健康恶化 明年4月前离任 |
| 5 | 突抛罢免提案!四中会场军队不忍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传习近平派4常委请辞 汪洋增补为中央委员 |
| 2 | 习近平的结局已经定了 |
| 3 | 北京高校接通知?四中高层人事大变动 |
| 4 | 四中全会敏感期 朱镕基“发声”王岐山露面 |
| 5 | 版面都设计好了,掀桌子的节奏 |
| 6 | 元老倾巢出动 胡温“现身”朱镕基签字 |
| 7 | 突发!美国将俄罗斯实施前所未有制裁 |
| 8 | 俄罗斯绝密!习健康恶化 明年4月前离任 |
| 9 | 大崩溃,大爆发 |
| 10 | 突抛罢免提案!四中会场军队不忍了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