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中国每天都有近1500人因此离世

www.creaders.net | 2025-03-01 18:01:57  华声在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老人,在睡梦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张大爷一直以自己强健的体魄为傲,他常说:“我这身子骨,再活二十年都没问题!”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平静。

张大爷的家人至今仍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们回忆起那个夜晚,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却又那么不寻常。那天晚上,张大爷像往常一样早早地休息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

据家人回忆,张大爷在临睡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他按时吃了晚饭,饭后还散步了一会儿。然而,就在深夜时分,张大爷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不适。家人被惊醒时,发现他已经倒在了地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家人急忙拨打急救电话,但遗憾的是,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张大爷还是没能挺过来。

经过医生的诊断,张大爷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这是一种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心脏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夺走患者的生命。医生在了解了张大爷的生活习惯后,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其他人避免类似的悲剧。

一、看似健康的人为何会猝死

猝死是指在短时间内因急性病症导致的死亡,通常在1小时到24小时内发生。这种死亡往往是不可预测的,让人措手不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猝死的案例逐渐增多。据统计,约有70%-80%的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被称为心源性猝死。

65岁老人半夜上厕所猝死,医生提醒:睡觉前,3件事能避开就避开

中国每年约有54.4万例心源性猝死,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1500人因此离世。令人震惊的是,大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在生前从未被确诊过心脏病。这反映出一种误区:人们往往认为猝死者都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实际上,大多数猝死者都是看起来正常的人。

医生指出,“看起来正常”并不等于“健康”。很多时候,病症可能较为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但一旦发作,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关注身体健康,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二、猝死前的征兆不容忽视

虽然猝死总是来得突然,但事实上,它往往有一些先兆。这些征兆容易被忽视,但却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胸闷和胸痛是猝死前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剧烈紧缩或压榨性疼痛,这通常是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表现,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

65岁老人半夜上厕所猝死,医生提醒:睡觉前,3件事能避开就避开

此外,乏力疲惫也是猝死前的常见征兆。患者会感到体力下降,精神欠佳,这是由于心脏供血量和供氧量降低所致。

呼吸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无诱因的呼吸急促或喘气,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也无法缓解。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衰、肺栓塞或急性肺水肿等疾病的表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晕厥和眼前发黑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当心跳减慢或停止时,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晕厥,同时还会出现眼前发黑或单侧看不见东西的情况。这些症状表明心脏功能可能出现严重问题,需要立即就医。

三、避免睡前错误行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在夜间猝死的案例逐渐增多。其中,约25%的心脏骤停发生在睡前或睡眠中。这主要是由于夜间生理变化、血压波动以及工作强度减轻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老年人在睡前应尽量避免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

首先,避免吃得太饱。晚上吃得过饱会导致血脂水平骤然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最终诱发心梗。

其次,避免剧烈运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升高血压和心率,增加心脏负担,提高猝死风险。

最后,避免情绪激动。生气会使体内压力激素分泌增加,促使炎症性白细胞转移,导致不稳定血管斑块脱落,最终引发心梗急性发作。

张大爷的离世令人痛惜,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是预防猝死的关键。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睡前错误行为,也是保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远离猝死的威胁。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大S
11
美国大选
2
中共两会
7
中美冷战
12
以哈战争
3
川普
8
洛杉矶大火
13
巴黎奥运
4
万维专栏
9
叙利亚
14
三中全会
5
AI
10
苗华被抓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