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让脸越来越垮的原因,有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www.creaders.net | 2025-02-18 17:38:11  丁香医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对抗衰老,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现代人也是如此,幸运的是,我们有了更多方法——功效各异的护肤品和医美手段,来成全我们不向年龄妥协的野心。

其中,随着年龄流失的“胶原蛋白”,则成为抗衰领域的重头戏。

涂抹的、医美的、食补的……种种手段都着力于保持和补充胶原,让面部看起来如年轻时一般饱满。

Image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可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即使这上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皮肤的松垮下垂,还是如约而至。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让面部看起来“丰盈”了,但还是哪里不对,甚至感觉有些僵硬。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但中间有一个可能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因素:

弹性蛋白

作为胶原蛋白的重要搭档,弹性蛋白的作用却很少受到重视。

弹性蛋白,皮肤的“支撑弹簧”

现在,伸出你的手,用另一只手轻轻捏起手背的皮肤,然后松开。

Image

图片来源:实拍

你可以看到,皮肤能够马上回弹,恢复到原位。这就是弹性蛋白在起作用。

由弹性蛋白核心构成的弹性纤维,就像皮肤的“弹簧”,能在拉伸后迅速复原,为皮肤提供延展性,对抗外力——也包括重力。

Image

Image

上图:弹簧结构 下图:弹性纤维示意图 图片来源:丁香设计

弹性蛋白只占真皮总蛋白的 2%~4%[1],比起占大头的胶原蛋白,的确很容易被忽视。

然而科学家越来越发现,这区区 2%,却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弹性甚至比胶原蛋白高 1000 倍。[2]

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协同

才能更好地撑起皮肤

有这样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假如把皮肤真皮层比作一张床垫,那么胶原蛋白是床垫里的海绵,是床垫中的主要填充物,提供厚度和结实度;而弹性蛋白是床垫里的弹簧,提供弹性和回弹力。

Image

注:床垫与皮肤结构类比图 图片来源:丁香设计

二者组合在一起,共同发挥支撑作用,缺一不可。

与床垫不同的是,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结合更加紧密。在真皮网状层中,弹性纤维大多与胶原纤维互相缠绕,使被牵拉的胶原纤维快速恢复原状。

Image

注: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缠绕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丁香设计

这让它们在功能实现上更加需要配合,共同构成健康皮肤的基础,维持皮肤饱满、紧致、有弹性的外观。

简单讲,胶原蛋白主要影响“鼓不鼓”,弹性蛋白主要影响“垮不垮”。弹性蛋白缺失的情况下,即使胶原充足,也会导致衰老外观。

最极端的例子是“皮肤松弛症”(Cutis Laxa)。

这是一种因基因异常等原因,导致皮肤弹性蛋白显著减少的疾病。患者在非常年轻时皮肤就松垮下垂,即使胶原蛋白充足。

Image

注:15岁少年,胶原蛋白充足,因缺少弹性蛋白,皮肤松垮下垂

Image

注:皮肤松弛症患者,年幼时即出现衰老外观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在正常人的皮肤中,弹性蛋白在早期发育中表达水平最高,成年后合成速度大幅下降,周转率极低[4],这意味着每一次损伤都会累积。

随着衰老的进程,并在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弹性蛋白逐渐降解、硬化变性,就像老化的橡皮筋,失去弹性和支撑力,不再能帮助皮肤抵抗变形、对抗重力,面部自然会往下掉。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抗衰若只注重补充容量、让脸丰盈,效果很难如愿。在保持弹性方面,也应当下点功夫。

守护弹性蛋白,记住这几点

弹性蛋白一旦损伤、降解,身体难以自然修复或补充,所以首先要尽可能保护现有的弹性蛋白。

紫外线、自由基和糖基化终末产物,是弹性蛋白的“天敌”。以下是守护弹性蛋白的科学策略总结表 ,让弹性蛋白降解和变性来得少一点、慢一点,大家可以一键保存收藏。👇👇

Image

注:根据参考文献 1-7 总结

另外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弹性蛋白的消失与变性,或许不再是一场不可逆的皮肤崩塌。

在皮肤抗衰领域,科学家们对促进弹性蛋白的再生也有很多前沿探索,并取得可喜的进展。

比如医美中的再生手段,护肤品里的一些新成分、新技术,如华熙生物夸迪的 CT50 等等。“CT50”是华熙生物开发出来的新玩意儿,思路新奇,让人眼前一亮。

不同于以往单个的功效成分,CT50 是一组原料,相互搭配协同起效,体外试验中也展现出了提升胶原蛋白表达和弹性蛋白相关 RNA 表达的能力。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简单、有效的方式,在对抗衰老的路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Clinical Relevance of Elastin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kin. Aesthet Surg J Open Forum. 2021 May 14;3(3)

[2]WebMD. (n.d.). Elastin: What to know. Retrieved January 21, 2025.

[3]Beyens A, Boel A, Symoens S, Callewaert B. Cutis laxa: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Genetics. 2021; 99: 53–66. 

[4]Baumann, L., Bernstein, E. F., Weiss, A. S., Bates, D., Humphrey, S., Silberberg, M., & Daniels, R. (2021). Clinical Relevance of Elastin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kin. 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Open Forum, 1-8.

[5]Tzaphlidou M. The role of collagen and elastin in aged skin: an image processing approach. Micron. 2004;35(3):173-7.

[6]Mora Huertas AC, Schmelzer CE, Hoehenwarter W, Heyroth F, Heinz A. Molecular-level insights into aging processes of skin elastin. Biochimie. 2016 Sep-Oct;128-129:163-73.

[7]Mora Huertas, A. C., Schmelzer, C. E. H., Hoehenwarter, W., Heyroth, F., & Heinz, A. (2016). Molecular-level insights into aging processes of skin elastin. Biochimie, 128-129(163-173).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中美冷战
11
以哈战争
2
川普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AI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万维专栏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大S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