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胆固醇问题是否能靠饮食跟运动来解决?心脏内科医生陈冠任表示,目前统计上来看,有7~8成的胆固醇是遗传性质,也就是说再怎么努力运动、饮食控制,降到一定程度后便难以再下降。
若属于这类族群,当胆固醇降到某个范围后仍偏高,就需要药物介入。
医生陈冠任在《健康晚点名》节目上分享,靠运动、饮食不一定能改善胆固醇问题,原因就在于有7~8成的胆固醇是遗传性质、内生性的,利用这2者来使胆固醇达标效果有限,因此需要药物的帮助。
陈冠任接著提到,当病人首次就诊并发现高胆固醇问题时,通常第一步会先决定其风险因子,判断是否属于高风险族群。
他解释,假设胆固醇数值为200,一名20岁、无其它疾病的年轻女性,可能会先进行追踪观察,若数值持续偏高才考虑用药;但若是70多岁、曾中风及放过支架的长者,则需立即用药控制,以降低再度中风的风险。因此,治疗方式因人而异,若无法仅靠生活调整改善,最终仍需药物介入。
陈冠任补充,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目前研究是越低越好,至少应维持在30以上,虽然低于30会不会更好仍未知,但目前临床研究发现,数值降至30优于50,而50又优于70。基于此立场,他强调,应尽量控制好血脂,避免太高。
心脏内科医生刘中平曾指出,人体的血脂肪主要分类有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其中低密度胆固醇对人体的危害最大,最容易在血管壁堆积,产生硬化斑块,成为日后引发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元凶。
刘中平说,多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运动甚至是规律的有氧运动,只对三酸甘油酯的降低,还有好的高密度胆固醇的提高有帮忙,但是不太会直接降低不好的低密度胆固醇。目前无法透过运动量来预测低密度胆固醇是否达到健康的标准,因此不管平常运动量如何,都建议要规律的抽血检查胆固醇的指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才是中南海变天关键一子 |
2 | 王毅如“过街老鼠” 党媒装疯卖傻 |
3 | 趁习不在 公安部人事突变 |
4 | 中国人“生死轮回”的说法 很可能被证实是 |
5 | 张又侠“枪指挥党” 政治局势力版图大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坦克车队夜过长安街 北京果然出事了 |
2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北京这下慌了 |
3 | 他才是中南海变天关键一子 |
4 | 王毅如“过街老鼠” 党媒装疯卖傻 |
5 | 趁习不在 公安部人事突变 |
6 | 炸烂北京!录音曝光习一脸懵逼 |
7 | 蔡奇突然反水 和习唱对台戏 |
8 | 中国人“生死轮回”的说法 很可能被证实是 |
9 | 张又侠“枪指挥党” 政治局势力版图大变 |
10 | “看到中国正在如此之快地赶上来令人震惊”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