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断奶后到底要不要排残奶?建议先看看这篇文章

www.creaders.net | 2025-01-12 00:18:42  丁香妈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妈妈们都要面临着一个问题:断奶。

而美容会所、月子中心,却在这个问题里看到了商机,炮制出一类“胸部恢复项目”,其中最火的项目是:断奶后“排残奶”。

随便搜下网上关于“排残奶”的软文,都能让人把下巴都吓掉在地上,甚至在朋友圈里也是无孔不入。

残奶 = 毒素?!会致病?!会致癌?!

这些恐吓式宣传的狂轰乱炸下,妈妈们对残奶问题,既担心又害怕。

可是,真的需要担心吗?

挤出的浓稠“残奶”

究竟是什么?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自己在断奶后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里,仍然能从乳头中挤出少量牙膏样的黄色粘稠物。

这些所谓的“残奶”,并不是什么毒素,其实是断奶后储藏在乳管里面仍会被挤出的乳汁,是正常现象。

乳汁之所以变得稠厚发黄,跟乳汁中主要成分——水分逐渐被吸收有关,因为太长时间不喂奶,乳腺停止了运作,水分减少、脂肪比例变高,所以就会显示出脂肪的浅黄色。

但乳房里的这些 “浓缩乳汁”会慢慢被身体吸收,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排”。

不排“残奶”

会患乳腺癌?

胡扯!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残留乳汁会导致乳腺疾病,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从未提过残留乳汁会致病。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 年版),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被认为是罹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 高危人群

1. 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二级亲属 50 岁前患乳腺癌 2 人及以上

二级亲属 50 岁前患卵巢癌 2 人及以上

至少一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 BRCA 1/2 基因致病性突变;或自身携带 BRCA 1/2 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二级亲属 50 岁前患乳腺癌 2 人及以上

二级亲属 50 岁前患卵巢癌 2 人及以上

至少一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 BRCA 1/2 基因致病性突变;或自身携带 BRCA 1/2 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 既往诊断为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

3. 既往 30 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4. 根据 Gail 模型计算未来 5 年罹患乳腺癌风险 ≥1.67%

哪儿有残奶甚至是乳汁的事儿?

妈妈们惧癌的心理可以理解,但 最好的筛查乳腺癌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乳腺临床检查,而不是什么“排残奶”。

不排“残奶”

会得乳腺结节、乳腺炎?

乱讲!

不管是乳腺结节还是任何乳腺疾病的发生,和残奶之间没有任何的因果逻辑关系,未哺乳的女性也会发生乳腺结节等疾病不是么?

如果断奶后乳房分泌出脓水、咖啡色、红色液体,这说明乳腺出现了问题,或者有炎症、病变,和乳汁变质没有一点关系,赶紧去看医生,别指望那些不靠谱的“江湖郎中”。

不排“残奶”

会堵塞乳腺影响二胎哺乳吗?

瞎说!

“残奶”在乳管里的量微乎其微,而且是在被身体中的“清道夫”细胞吞噬排出消化的过程,完全不用担心会堵住乳腺管,更不会影响下一次的哺乳。

要知道,再次怀孕哺乳时,我们的奶水又将重新大量分泌,奶水的产生更多是激素与神经反射共同作用的过程,与妈妈的哺乳习惯也有很大关系,这个没奶的锅,“残奶”不背!

“排残奶”的后果

不仅仅是浪费钱那么简单

排残奶的方法,就是配合按摩胸部,通过挤压乳头等方式,把所谓的“残乳”挤出来。

给你推荐“排残奶”项目的,往往也都是美容院、月子中心等非医疗机构,噱头不小、价格不菲。

然而,里面的“按摩师”基本都是非专业医护人员,他们提供的按摩手法往往都是自成一套毫无章法,更别提有医学依据了。

想一想,原本打算去 “排残奶”的你,可能被挤了以后反而 “追奶”成功。

更糟糕的是, 不恰当的暴力按摩、挤压、刺激等,都可能导致乳房受伤。

断奶后,女性确实是需要一年两年的乳房恢复期,而在这期间,妈妈们唯一需要花钱做的就是——定期体检。

珍爱乳房,捂住钱包,远离排残奶。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