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一种无需特别忌口就能变瘦,甚至有益健康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轻断食或许可行。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联合发表的研究显示:
“16+8轻断食”有助对抗机体衰老,下午5点以后不吃东西不仅减重,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的组成也会更年轻。
下午5点后禁食,会发生什么?
16+8轻断食是一种流行的减重方法,即在一天24小时中,8小时内完成三餐,剩下16小时不摄入或减少摄入热量,可以喝水。
比如上午9点左右吃早饭,中午正常吃,那么晚饭需在5点前吃完。这种饮食模式不必过多改变饮食口味,不需要精确计算热量和严格限制食物种类,只需在规定时间内进食即可。
此次多团队研究共纳入59名参与者,其中16+8轻断食组49人,对照组10人。
连续30天里,轻断食组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进食,其余时间禁食,食物均衡、热量适宜。
对照组参与者的饮食结构与轻断食组相似,但不对进食时间做限制。
研究人员每周记录一次参与者的体重,并在第0、14、30天采集参与者的血液样本,试验前后采集粪便样本。
试验设计及主要结果
研究团队重点分析了16+8轻断食对免疫衰老、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就体重而言,轻断食组中96%的参与者体重有所下降,大多数人体重减轻2%~4%;
对免疫组成分析发现,轻断食增加了T细胞受体α和β链的比例,并降低了B细胞受体κ和λ链的比例,意味着免疫系统功能得到了改善;
对血清样本分析发现,轻断食组参与者抗炎和抗衰老血清代谢物的水平有所增加,意味着轻断食有益代谢;
对肠道菌群分析发现,轻断食提高了肠道菌群α多样性,并且轻断食组参与者肠道菌群的组成,更像百岁老人和年轻人,意味着该组参与者的肠道菌群趋于年轻化。
研究指出,16+8轻断食可通过“刷新”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的方式,进而改善代谢,对抗衰老。
为什么轻断食有益健康?
轻断食,又叫间歇性断食,指按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目前广受认可,常应用于各种减重、代谢类疾病治疗,通常分为三类:
每日限时进食,如当下热度较高的16+8轻断食,将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内;
“5:2间歇性禁食”,即每周有规律地吃5天,另外2天少吃;
隔日禁食,即限制饮食日与正常饮食日交替进行。
为什么轻断食有益健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生袁振芳表示,“16+8”限时进食减重改善代谢的原理,是基于人体的生物节律。目前普遍认为,16+8轻断食的关键是在限定时间内吃东西,强调节律性,关注的不只是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更重要。
断食8~12小时后,身体细胞受到饥饿威胁,会启动节能自保模式,这种效应会激发肝脏、大脑、胃肠道等器官的潜力,使其提高性能,准备应对压力。而在轻断食结束、进入恢复期后,正常的进食又会把身体带入一个细胞生长、功能重建的状态。
这种“空腹-进食”的交替,会触发一种古老的对食物短缺时期的适应,达到修复和新生的效果,即新陈代谢转换。
具体怎么做健康获益大?
尽管轻断食目前有较高证据等级的研究作为支撑,但它也可能出现一些风险,比如饥饿感、头痛或头晕、情绪波动、疲劳/精力不足、脱水、便秘等。在进行16+8轻断食前,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1
不盲目进行
16+8轻断食比较适合肌肉较壮、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人群。
有些人不建议贸然尝试轻断食,比如,体脂率低于19%、营养不良的人,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常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的人,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轮班工作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胃溃疡等疾病的人。
2
选择有营养的食物
轻断食不是不吃东西,断食需考虑营养,同样是500千卡,吃果蔬比喝糖水更营养。
在食物的选择上,多选健康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尽量少吃超加工、油炸和高糖食物,减少盐和味精的摄入,少喝汤,不吃零食。
注意摄入适量蛋白质,有助控制饥饿感,保持肌肉体积。
3
强调规律性
进行16+8轻断食,需要循序渐进。尽量保持禁食的规律性,以便与人体生物钟相协调。
4
禁食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禁食时间不建议太长,持续超过24小时的断食可能会让人感到烦躁、脱水或疲倦。
在禁食期间需要补充水分,以免出现头痛、喉咙干或脱水等症状。
5
每次控制在1个月
轻断食不宜长期进行。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团队推荐以一定短时间的轻断食为佳:单次轻断食一个月比较适宜,一年内可进行2~3次。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姜昆加拿大籍徒弟大山 终因冯巩一句话离开 |
2 | 中芯突下重手砍价40% 内幕曝光世界震惊 |
3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4 | 开除190多个印度高管能救美国? |
5 | 身家亿万的当年明月 可能真的“病”了 而且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被送精神病院 |
2 | 2025,网曝荣氏家族全家移民加拿大 |
3 | 中国房地产突发重磅利空 |
4 | 风向变了?山东率先宣布 |
5 | 要变天!张又侠已掌控了警卫局 |
6 | 震撼,习近平昨天终于认账了 |
7 | 今年开天辟地的大新闻 透露惊人信号 |
8 | 姜昆加拿大籍徒弟大山 终因冯巩一句话离开 |
9 | 中芯突下重手砍价40% 内幕曝光世界震惊 |
10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百年民运为何总是失败? | 施化 |
2 | 习近平“刀口向内” 打落牙和 | 胡亥 |
3 | 琼瑶为什么要自杀? | 乐维 |
4 | 为什么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好听 | 弓长贝占郎 |
5 | 高瞻:川普“对意识形态问题不 | 万维网友来 |
6 | 专业京剧直播第一人-任思媛: | 玉质 |
7 | 2025年,人民币贬值 | 中国社会经 |
8 | 也谈中国成飞六代机 | 弓长贝占郎 |
9 | 民主党2024败选的直接原因 | 海阔_天空 |
10 | 对“白左”的非正式研究:标签 | 高伐林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