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养猫作为宠物可能使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一倍。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44年中来自11个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的17项研究。
昆士兰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的精神病学家约翰·麦格拉斯及其团队在去年12月发表的研究中解释道:“我们发现广义的养猫与发展精神分裂症相关疾病的几率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时期与猫的接触可能使人更容易发展出精神分裂症;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发现了这种关联。
还有一些研究将猫的接触与测量精神分裂症相关特征的量表得分提高联系在一起,但同样,其他研究并未显示这种关联。
为了获得更清晰的认识,麦格拉斯和他的团队表示,需要对所有相关研究进行彻底的回顾和分析。
弓形虫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无害的寄生虫,可以通过未熟肉或污染水传播。
感染猫的咬伤或其粪便也能传播弓形虫。估计美国约有4000万人可能感染了这种寄生虫,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不断发现感染可能带来的更多奇怪影响。
一旦进入人体,弓形虫可以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递质。该寄生虫与个性变化、精神症状的出现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有关。
然而,关联并不证明弓形虫会导致这些变化,或寄生虫是通过猫传递给人类的。
对17项研究的新分析发现,“广义的养猫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疾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在调整协变量后,我们发现,接触猫的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大约是其他人的两倍,”研究团队解释道。
需要注意的是,这17项研究中有15项是病例对照研究。这类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并且往往未考虑可能影响暴露和结果的因素。
一些研究的质量较低,作者也强调了这一点。
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高质量的研究表明,未调整模型中的关联可能与影响结果的因素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13岁之前养猫与后来发展精神分裂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但在将养猫时间缩小到特定时期(9至12岁)时,发现了显著关联。这种不一致表明,猫接触的关键时间框架尚不明确。
一项涉及354名心理学学生的美国研究没有发现养猫与精神分裂症特质得分之间的联系。然而,曾被猫咬伤的学生得分较高。
另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是有精神障碍还是没有精神障碍的人,与猫咬伤相关的心理体验得分较高,但他们认为其他病原体如巴氏杆菌可能是原因。
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在我们得出任何明确的解释之前,需要更好且更广泛的研究。
“总之,我们的回顾支持养猫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疾病之间的关联,”作者写道。
“需要更多基于大型、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高质量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养猫作为精神障碍风险修正因素的可能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