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许多人一生中都出现过耳鸣的现象。轻度的耳鸣可能仅仅短暂出现或者只有在夜深人静中才能被察觉,但严重者则可能终日持续,喧嚣不止。
事实上,耳鸣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仍无法得到较好的统计,有研究表明全球大约有14%的人经历过耳鸣,2%有严重耳鸣,也有研究认为耳鸣的发生率约在3%—30%,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耳鸣不只是许多耳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一些全身疾病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有时耳鸣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这使人们更应给予相应的重视。
比如与心跳节律一致的耳鸣声可能提示颈静脉体球瘤,而与呼吸节律一致的呼吸音可能提示咽鼓管异常开放综合征,有些耳鸣甚至可以被他人听到,可能与肌阵挛有关。
鼓膜穿孔、中耳炎或听骨链病变等引起的传导性耳鸣大多呈低频、持续性或搏动性,老年性聋、噪声性聋、梅尼埃病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常为窄频带声。此外某些全身疾病或是心理学相关疾病都可能引起耳鸣,例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高血脂、甲状腺疾病等,或是情绪波动,压抑、烦躁或疲劳等,超过耐受的耳鸣也可以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耳鸣的特征常常变化多样,临床上借助不同的检查方法才能确诊疾病。
有研究认为在听力障碍患儿中,耳鸣发生率可达50%,听力损失越重,耳鸣发生率越高,声音越响。有患者自觉耳鸣非常“吵闹”但耳鸣匹配结果可能只有5dB,而有人的忍受十几年70dB以上的持续性耳鸣直到无法耐受才于医院就诊。有研究认为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疾病进一步进展,对治疗结果有更大帮助。
现在临床上仍没有耳鸣的客观检查方法,常使用耳部检查,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病情,耳鸣评估量表也常用来评估耳鸣严重程度。目前,耳鸣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掩蔽治疗、习服疗法、电刺激疗法、心理学相关疗法、助听器治疗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等。耳鸣作为一种与多种疾病都可能相关的听觉系统疾病,可能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应加强关注,尽早治疗。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11艘大船驶向中国,北京释放不合作信号 |
| 2 | 习真是心狠手辣!港媒披露..... |
| 3 | 响亮!一高官女儿强力回应四中全会 |
| 4 | 川普重大宣布:中国“连我们的车尾灯都看不 |
| 5 | 台海很快出事?!新华社罕见发布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