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生中多少都会有牙痛的经验,不管是因为蛀牙,还是受到牙周病、外伤侵害,都可能让你痛不欲生,而蛀牙或牙周病在初期发现时,通常尽快至牙医接受诊疗,并搭配口腔清洁的好习惯,基本上都不须进行根管治疗,但如果蛀牙蛀得太深,导致内部牙髓组织生病,就可能需要接受根管治疗,才能恢复牙齿原有的功能,免于牙痛之苦。究竟根管治疗是什么?需要治疗几次?根管治疗流程又会如何进行?会产生后遗症吗?
根管治疗是什么?
当牙齿的组织,如珐琅质和象牙质,有较深的蛀牙、断裂或咬合外伤,甚至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裂痕时,都可能让细菌有机可乘,因而入侵牙髓腔,随后,牙髓腔中的神经、血管与淋巴等物质,遭感染后发炎,就会出现疼痛感,这时就必须接受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然而,有时牙髓受到伤害,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未及时治疗,也会造成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发作,进而导致牙龈发炎或脓肿。
根管治疗又称为牙髓病治疗或齿内治疗,也就是俗称的抽神经,主要是透过移除牙齿牙髓腔内的感染来源,如清除发炎或坏死的牙髓组织,再以马来胶作緻密的填充,以恢复牙根周围的健康,并缓解牙齿的疼痛感。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牙齿都可以做根管治疗,除非是牙根断裂的牙齿、因牙周病造成严重骨缺损的牙齿、无法膺复的牙齿,以及整体考量下无治疗价值的牙齿,医生才可能会不建议病患接受根管治疗,否则及早接受根管治疗并无坏处。
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需先照X光,进行初步的牙齿检查,若经医生评估后,认为病患需接受根管治疗,就会视治疗的难易与複杂度,进行1至多次约诊,每次根管治疗时间约为1至1.5小时。
(图:NOW健康提供)
根管治疗流程知多少?
一般根管治疗约需2至3次治疗,便可完成,但若发生在大臼齿,因为需使用3至4个根管,可能就须花上约4至5次才可完成。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大多会先将患者的牙齿透过橡皮布障隔离,以防止唾液感染,随后,再将牙髓内发炎与坏死的组织冲洗清除乾淨,在此过程中,牙齿可能会出现些许刺痛感,或者在疗程。若牙齿本身齿质缺损过多,无法充分隔离,不利于根管治疗进行时,则应先进行暂时填补、套上环套或牙龈切除的动作。
接著,医生则会以药物清洁牙齿内部,尽量清除细菌与感染源,并以马来胶填充根管部位,减少牙根再感染的风险;结束根管治疗后,原先齿质结构缺损较大者,医生通常会在牙根内部安装牙铸钉,以稳固牙齿根基。
最后,医生若确认牙齿清创完成、根基够稳固后,则会建议患者装戴牙套,减少牙齿断裂、冠部遭渗透,导致2次感染,并达到美观的效果。
与一般根管治疗相比,在进行显微镜根管治疗时,医生通常会以显微镜辅助去清洁,由于透过显微镜可将牙髓根管放大至25倍,并补充光源与准确定位,这不仅能让医生看得更加清楚,还可去除一般根管治疗无法完全清除的细菌与残屑,以移除最少量的齿质、保留住牙齿,并改善传统根管治疗无法看到的盲点,进而降低治疗错误的风险。
根管治疗后遗症有哪些?
根管治疗的疗程结束后,需定期回诊追踪,确认伤口恢复的情况,而少数人于治疗后,牙齿可能会出现后遗症,需待医生评估,再确认是否需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
由于根管治疗除了会将所有神经管路内的细菌清除感竟,治疗的过程中也会移除较多的齿质,并失去牙髓神经,引发多种根管治疗后遗症,包括牙齿强度降低,以及丧失对冷热与辅助感受咬力大小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