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多人躺着或蹲着的时候,突然站起来一下子头晕目眩,眼前一片发黑,但一会儿又好了。
这种情况多半是低血压作祟。
血压为什么会变低?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也是耗氧“大户”。
氧气是血液“快递”送来的,“发件人”是心脏
心脏不停地跳动,把血液压出来。
被挤出的血液给血管造成压力,就形成了血压。
合适的血压就像玩竞技游戏时用的加速道具,给血液运输的流动提供“一飞冲天”的动力。
毕竟大脑在上,血液想要抵抗重力,逆流而上,需要花很大力气。
动力充足就说明血压正常,而动力不足,就是血压太低了。
大脑处于“高位”,本来氧气就稀薄,一旦供给不足,一下子就把它给搞晕了。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突然站起来的时候,动力会突然不足?
仔细想想就能明白。
而你突然站起来,就相当于大脑突然拔地而起,血液动力一时跟不上,所以就低血压了。
再比如刚吃完饭,胃要开始摩拳擦掌粉碎食物,血液都去胃那边送货了,导致了从静脉回到心脏的血液变少了
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来维持动脉血压。
于是,低血压就这么来了。
哪些人容易低血压?
1
老年人
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常见于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和心脏的调节功能减退,血压容易波动动力也就时大时小,有时可能供应不上。
2
得了某些疾病
如帕金森病,或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人,他们的血管调节能力减弱,出现低血压的风险升高
注意!高血压患者也容易发生低血压,这和降压药的使用以及血管调节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3
缺水人群
喝水少、液体损失过多,比如运动后大量出汗或外伤流血会导致身体里的血液变少。
医学上叫“血容量不足”,血液减少直接降低了氧气的输送量。
4
孕妇
怀孕时,子宫变大,堵在下肢和躯干中间,去下肢静脉送货的血液回不去心脏,心脏泵出的血量就会减少。
如果突然起身,就容易出现低血压。
血压不稳定
👇👇👇
到底什么才是低血压?
人的收缩压(高压)一般不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不低于60毫米汞柱。
如果低于以上数值,就认为是低血压。
但并不是说,低血压就是异常的。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在大人群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的,也就是说,确实有少部分人的血压低于这个标准。
只要没有明显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就是正常的,只是血压略微“特别”了一些而已。
对于低血压的诊断更重要的是有没有症状,而不是低于某一数值。
低血压的治疗,取决于你有没有不适表现,是否导致了器官功能的异常。
那么问题来了——
低血压有啥症状?
低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
·站立时头晕
·眼前发黑
·眼花
·恶心想吐
·胸闷心慌
·反应迟钝
不过,更多的人没有特别的症状,只是感到轻微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症状通常在站立时加重坐下、平躺时减轻或消失。
如果没有导致相关症状,对健康一般没有什么危害。
但如果头晕眼花的症状非常严重,导致了跌倒、意识不清、剧烈或反复呕吐等,或者胸闷、心慌发展成持续不能缓解的胸痛,都需要去医院看病。
部分体位性低血压或餐后低血压患者,可能发生晕厥、跌倒,造成意外伤害,记忆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心绞痛、心梗、脑卒中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需要积极治疗。
低血压患者,平时该怎么办
再次重复说明:没有明显症状的低血压,就是健康的。
如果被医生诊断为异常的低血压,要记住这几件事。
1
每天至少喝2升水
有助维持血液容量,让血液随时保持满员。
但如果有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喝多少水,要听医生的。
2
盐得多吃点
现在都提倡控盐来管住我们蹭蹭上涨的血压。
但很多低血压的人,存在盐摄入量不足的情况。
如果检查发现24小时尿钠偏低,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在日常饮食基础上加入2.3~4.6克盐,大约半个啤酒瓶盖的量。
3
运动不能少
不少低血压的人觉得自己不能运动,否则会随时“扑街”。
而事实恰恰相反。
卧床会使体力迅速下降,加重低血压程度,建议低血压的人坚持中度、非剧烈的活动,心率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就是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作为补充。
4
姿势变化
睡觉时,采取头高位能让血压下降程度减轻。
头高位指床头比床尾高15~25厘米的位置。
起身时,一定要慢!慢!慢!
如果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头晕眼花等应马上坐下或躺下,防止跌倒。
5
其他注意事项
可能要告别温泉、桑拿了,还要避免长时间热水淋浴。
尝试穿弹力袜,让下肢的血液更多地回到心脏,心脏泵血量和血压也就妥妥的了。
低血压人群不建议献血,因为会减少血容量,加重低血压。
关于血压的2个问题
1.血压高或者低,会影响性能力吗?
目前没有低血压会影响性能力的报道,高血压倒是有可能,主要受降压药物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影响。
某些治疗高血压或低血压的药物可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如果准备生孩子,最好先咨询医生。
2.父亲高血压,母亲低血压,儿女的血压会正常吗?
血压并不是简单的1+1=2的问题。
高血压与遗传、生活习惯、压力等很多因素相关,父母的血压情况确实会影响子女的血压,但不能决定孩子的血压高或者低。
究竟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还是由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习惯说了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2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3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4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5 | 头等舱男客“疯狂自慰1小时”!她的旅程成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2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6 | 普京车队遇袭? 豪车爆炸遭火海吞噬 |
7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8 | 万斯力推!川普草台班子,他可能最先走人 |
9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10 | 中国队成绩一落千丈 引发热议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