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物理科学细胞报道”(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人喜爱的新车气味事实上来自致癌的化学物质。
每天坐在车内30分钟就可能暴露于致癌物质甲醛(formaldehyde)、乙醛(acetaldehyde)的危险水平中。这些化学物质与骨髓性白血病和鼻腔癌等罕见癌症相关。
甲醛、乙醛均用于车子内部,研究显示暴露于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导致骨髓性白血病与罕见癌症。
乙醛被联邦环保署(EPA)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质,研究表明实验老鼠吸入乙醛后,鼻腔长出肿瘤的机率增加。
哈佛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员将新车停放在室外连续12天,监测新车空气中20种常见化学物质的浓度。
研究员以吸气、摄入与皮肤吸收等吸收方式估算,发现驾驶员“有高度的健康风险”。
科学家发现,这些化学物质的含量超过中国针对车内空气品质的国家安全标准。甲醛的含量比限制门槛多出35%。乙醛的含量比国家标准多出61%。
“物理科学细胞报道”的这项研究与2021年一个类似研究的结果呼应。
河滨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研究员发现致癌物苯和甲醛在汽车通勤的短短20分钟期间就突破安全水平。
2018年福特汽车(Ford)收到中国客户的投诉,表示不喜欢新车气味,于是该公司想方设法去除这一特有的气味,甚至提交移除气味处理的专利申请。
福特的方法是将车停在烈阳下,打开汽车窗户,启动引擎、暖气和风扇,直到气味消散。
这一气味由皮革、塑胶、乙烯基(vinyl)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所引起。用于附著与密封的汽车零件也可能生成这种气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3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4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5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