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报告了一例 19 岁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AD)病例,这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年轻的 AD 患者”。
这篇题为《A 19-Year-Old Adolescent with 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的文章 1 月 31 日刊登在《阿尔茨海默病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文章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所长贾建平团队。
记忆丧失、海马体萎缩,19 岁少年确诊早发性 AD
患者 19 岁,因“进行性记忆衰退”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 年前,患者于高中就读期间开始出现学习困难,1 年前,患者开始出现短期记忆丧失,如不能回忆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或个人物品的位置。患者同时存在阅读和反应障碍。
患者早期发育正常,无精神心理疾病史,无头部损伤史,无家族史。
临床评估显示,患者的记忆功能明显受损。
患者 MMSE 和 MoCA 评分正常(28,27),WHO-UCLA AVLT 结果异常,即刻回忆、短时间延迟自由回忆(3 分钟后)、长时间延迟自由回忆(30 分钟后)和长时间延迟认知均低于正常值。
影像学检查:患者脑 MRI 显示双侧海马体轻度萎缩,脑沟和脑裂轻度增宽。脑 PET 成像显示颞叶皮质的双侧低代谢,无明显淀粉样斑块或异常 tau 蛋白沉积。MRA未见异常。
生物标志物检测:患者 p-tau181 浓度升高, Aβ42/40 (淀粉样蛋白)比值降低,t-tau 水平升高,脑脊液 Aβ42 升高。
基因突变:患者未携带 PSEN1、PSEN2、APP 等致病基因突变,未检测到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基因。
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病例
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年轻的病例,且没有发现基因突变。
早发性阿茨海默病(EOAD),指发病年龄在 65 岁之前的 AD,占所有AD 病例的 5~10%。一般来说,患者越年轻,携带突变基因可能越大,几乎所有发病年龄在 30 岁之前的 AD 患者都有病理性基因突变。
目前已知的最年轻的 AD 患者是 21 岁,携带 PSEN1 基因突变。不过,并非所有的年轻 EOAD 患者都携带上述突变,有研究报告一名 28 岁患者未 PSEN1、PSEN2 或 APP 突变。
论文中提出几项鉴别诊断如下:
1. Tau 蛋白病 (tauopathy)
Tau 蛋白病患者通常不形成 Aβ 斑块,且脑脊液 P-tau 和 Aβ 升高。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对认知影响有限,进展缓慢,与患者临床表现不一致。
2. 嗜银颗粒病 (argyrophilic grain disease)
嗜银颗粒病患者存在脑脊液 p-tau 水平升高和 Aβ 水平正常或升高,但从轻度认知障碍(MCI)发展为痴呆需要 3 年或更长时间,并且病变涉及广泛的大脑皮层,不仅仅局限于内侧颞叶,这与论文所述患者的海马体萎缩不同。
3. 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存在基因突变,可能存在 Aβ 水平升高。但患者的认知障碍出现在于 2 年前,无基因突变。
4. 额颞叶痴呆 (FTD)
FTD 患者通常表现为早期行为和执行障碍,存在语法和单词障碍,语义和命名障碍,最终发展为完全认知障碍。患者没有性格变化,主要表现为显著的记忆障碍。
FTD 影像学特征为额颞叶萎缩,PET 显示这些区域的低代谢。而患者 MRI 显示顶叶和颞叶皮质和海马结构轻度萎缩,PET 检查显示双侧颞叶低代谢。
遗传性 FTD 通常 60% 携带 C9orf72、MAPT 和 GRN 基因突变。但患者未发现任何与 FTD 相关基因突变。
5. 智力发展障碍
智力发展障碍,即终身认知障碍,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具有遗传背景。而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在高中成绩表现良好。
经排除诊断,患者临床诊断为 AD,该病例“改变了对AD发病典型年龄的理解”。最后,该研究反复强调“可能(probably)”,仍留下大量讨论空间,作者表示,由于患者年仅 19 岁,并未进行脑活检,侵入性操作可能会造成严重后遗症,需要长期随访以进一步支持诊断。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谜底揭晓!四中全会公布出人意料 |
| 2 | 四中全会现场 惊人一幕曝光 |
| 3 | 中共四中全会闭幕 高层变局揭盅 中委大塌方 |
| 4 | 习一夜溃败成最危险变数!《日经》重磅分析 |
| 5 | 四中全会闭幕 张升民晋升中央军委副主席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