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小心!糖尿病看不清 可能是失明征兆

www.creaders.net | 2023-01-11 20:05:51  名医在线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机的话,那么视网膜就好比相机里的胶卷,是视觉成像的区域,由丰富的毛细血管、视觉神经纤维末梢和视觉敏感细胞构成。

    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或长期血糖波动较大,则就可能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每2个糖友就有1个或失明

    近年来,医生们遇到的伴有视功能损伤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有些患者甚至是出现了视力下降,到眼科门诊进行检查,才发现自己的视力下降其实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而不是出现了近视或远视。

    临床研究与统计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达44%-51.3%,相当于每两个糖友就一个中招;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约8%~12%最终失明。

    并且这个发病概率还在逐年升高,已成为了继白内障、青光眼后的第三大致盲性疾病,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损伤同青光眼类似,也属于不可逆的病变。

    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很大,糖尿病患者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何早期发现、预防视网膜病变

    1

    严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病程以及血糖控制程度有关,据协和医院统计,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约10%,大于15年的为63%,大于30年的为90%,同时血糖控制越差,发病风险也越高。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们应重视自己的血糖,积极进行控糖治疗。

    有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从9%下降到8%,可以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降低35%。

    还有研究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减少27%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

    2

    控制血压、血脂

    血压、血脂升高均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研究指出如果将收缩压从154mmHg降低到144mmHg,可降低37%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

    3

    合理运动

    根据不同年龄分别进行恰如其分的体力活动,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散步、做广播体操或是打太极拳,年纪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跳绳、骑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

    4

    生活方式调理

    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不吃辛辣、油腻、重盐以及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可多吃新鲜的蔬菜以及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菠菜、白菜、鸡蛋白、瘦肉等,另外还要避免熬夜,戒烟戒酒。

    5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患者可能不会出现特殊症状,等到疾病进一步发展,病变累及黄斑区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果早期没有及时进行眼科检查,就可能会耽误病情,引起严重的视功能损伤。

    好在通过眼底检查,早期可以发现病变。

    及时治疗,完全可以减少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风险。

    确诊糖尿病后一定要进行正规的眼底检查,而且往后的每年都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如果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增加检查频率,每3-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

    面对强大又可怕的眼底病,糖友完全可以把握现在。

    做好预防,避免失明。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