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冠”“疫情防控”可以说是近来网络上的热点,不仅占据了新闻头条和热搜前排,每个人的群聊和朋友圈,也离不开这两个话题。
新冠疫情流行已近3年,经过了多次变异,目前流行的为奥密克戎毒株,其毒性和传播力与原始毒株都有了很大的区别,它的致病力大为减弱,感染者以无症状为主,绝大部分7-10天即可恢复。
前些天,一则题为“专家说新冠肺炎应更改名称”的新闻报道登上百度热搜榜。
谷晓红表示:
“实际上,新冠病毒在2019年年底出现时,使用‘肺炎’称呼就不是很准确。因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得肺炎,可能造成的还会是肝功能、肾功能损害。
经过这三年,从专家的角度来说,病毒已经变异成了另一种病,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同时传染性极强,我们就称之为新冠病毒传染病。”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解读和落实二十条和第九版防控方案,一些政策正在调整。如何面对新冠病毒,已经不仅是一个健康方面的问题。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已经达成共识,把新冠肺炎改为新冠病毒传染病。之所以没有叫‘新冠病毒感染病’,是为了强调它的强传染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宣布将新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为了避免对一些人群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世卫组织又在公开资料将该病毒称为“造成2019冠状病毒病的病毒”或“2019冠状病毒病病毒(COVID-19病毒)”。
而在中国,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简称“NCP”。
在世卫组织确定正式英文名后,国家卫健委也通知称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但该通知也确定,中文名称保持不变,仍简称为“新冠肺炎”。
这就是“新冠肺炎”这一名词的由来,这也是在中国独有的命名方式。
目前,世卫组织关切的新冠变异株有共5个,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主要流行株为奥密克戎。
随着奥密克戎毒株在中国多个城市出现和传播,不少专家都表示,与原始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引起的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中低热、嗓子不舒服、咳嗽等,其中导致肺部出现阴影,即肺炎的病例比例较低。
在12月9日上午8时举行的“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中,钟南山院士做了题为《新冠奥密可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钟南山院士提到,无症状说明致病率明显降低,有病毒但是没有症状,这可能不算病。
12月15日,钟南山院士在直播讲座中表示,经过不断变异,新冠奥密克戎感染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病死率降低至±0.1%,相当于季节型流感的病死率。因此,奥密克戎感染不再适合称为新冠肺炎,而应该被称为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新冠感冒。
新冠病毒的毒株在改变,我们的防控政策也一直随之变动,至于“新冠肺炎”这一名称会不会做出相应修改,或许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3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