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某些癌症患者来说,当他们在晚上睡去,癌症则就会睁眼醒来。这是本周发表在《自然》上的惊人发现,它推翻了之前乳腺癌转移速度与昼夜变化无关的假设。
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可能会改变未来医生采集血液样本的方式。
“在我们看来,这些发现可能表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需要系统地记录他们进行活检的时间。”资深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分子肿瘤学教授 Nicola Aceto 说。“这可能有助于使数据真正具有参考性。”
“我的一些同事只在清晨或深夜工作;有时他们也会在不寻常的时间分析血液。”Aceto 说。
老鼠提供了另一个线索:最常采集血液样本的时间是白天,那时候老鼠本该在睡觉;同时老鼠出现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似乎多于人类。
为了调查清楚,瑞士的工作人员分析了 30 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21 名未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和 9 名患有 IV 期转移性疾病的患者)的活检样本。
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且出乎意料的模式”:大多数循环肿瘤细胞(78.3%)发现于夜间采集的血液样本中,而在白天样本中发现的数量要少得多。
当研究人员给小鼠注射乳腺癌细胞并在白天采集血液样本时,他们发现了相同的结果。当小鼠休息时,循环肿瘤细胞要高得多。
研究人员说,有趣的是,在休息期收集的癌细胞“非常容易转移,而在活动期产生的循环肿瘤细胞缺乏转移能力”。
遗传分析显示,取自小鼠和人类静止时的肿瘤细胞上调了有丝分裂基因的表达。由于有丝分裂基因控制细胞分裂,这使它们更擅长转移。
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他们通过改变明暗常规给老鼠带来时差。扰乱昼夜节律导致小鼠循环肿瘤细胞浓度大幅下降。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调节激素是否会影响小鼠休息时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
他们给小鼠注射了睾酮、胰岛素和地塞米松(一种合成化学物质,其作用类似于皮质醇)。
研究人员发现,在休息期间(此时肿瘤通常最具侵袭性)采集的血液样本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
“我们的研究表明,循环癌细胞从原始肿瘤中的逃逸效果受到褪黑激素等激素的控制,褪黑激素决定了我们的昼夜节律。”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分子肿瘤学研究员 Zoi Diamantopoulou 说。
这篇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宣传系统失控 习奇耻大辱曝光 |
| 2 | 被“被旅游”的高瑜:军队出大事了 |
| 3 | 川普重大宣布:中国“连我们的车尾灯都看不 |
| 4 | 骂到点子上了 日本华裔议员炮轰习视频疯传 |
| 5 | 川习会前,北京收到噩耗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11艘大船驶向中国,北京释放不合作信号 |
| 2 | 宣传系统失控 习奇耻大辱曝光 |
| 3 | 习真是心狠手辣!港媒披露..... |
| 4 | 响亮!一高官女儿强力回应四中全会 |
| 5 | 被“被旅游”的高瑜:军队出大事了 |
| 6 | 川普重大宣布:中国“连我们的车尾灯都看不 |
| 7 | 骂到点子上了 日本华裔议员炮轰习视频疯传 |
| 8 | 川习会前,北京收到噩耗 |
| 9 | 嘚瑟太久,他终于倒了 |
| 10 | 川普“口误”,将掀起惊涛骇浪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