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一站起来就常会眼前一黑、天旋地转,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是贫血造成,直觉认为该补铁了。事实上,除了铁质之外,还需要均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水份等多元营养成分,才能维持造血机能正常。营养师也列举了透过日常食材的补充方针。
除了铁之外,造血所需的营养素还包括像是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6、B12、C、E及矿物质,如铁、铜和钴等,因此,必须注重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取,才能达到最佳的造血功能。《好食课》营养师林俞君将日常食补重点做了整理,包括铁,还要加上5种要素:
1. 铁(男性10毫克/日;女性15毫克/日)
铁可以抓住氧气,随著血液循环,供应给全身细胞使用。
2. 铜(台湾因本土资料不足而未制定建议摄取量,美国国家学院Food and Nutrition Board建议:成人900微克/日)
铜为hephaestin的辅因子,可协助将小肠细胞内的二价铁,转为运铁蛋白所需的三价铁,如此铁才能运送到造血组织中。因此身体缺铜,也会造成贫血的发生。
3. 维生素C(100毫克/日)
维生素C主宰体内还原作用,可将食物中的铁、铜转换为小肠细胞更好吸收的形式。
4. 维生素B6(1.5毫克/日)
维生素B6协助血红素的生成,帮助与铁结合,参与氧气的运输。
5. 叶酸(400微克/日)
叶酸参与红血球DNA的合成,若摄取不足则会造成红血球无法顺利分化,导致红血球很大颗,但寿命短,且数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形成“巨球性贫血”。
6. 维生素B12(2.4微克/日)
维持叶酸的正常运作,还需要维生素B12的协助;若维生素B12缺乏,除了会造成巨球性贫血外,还会合并神经症状,如:四肢麻痺、心悸、注意力无法集中等。
当身体长期贫血时,会加速记忆力衰退、脑部退化,心脏功能也容易衰退;贫血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甚至癌症的先兆。素食、营养不均衡、肾功能衰退及患有肠胃溃疡、甲状腺激亢进或低下者和女性,都是容易贫血的高危险群。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养分,是最好的营养补充方式,但若不适症状持续且影响日常生活,最好就医确定原因。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3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