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们每天都需要进食,一日三餐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进食方式,民间更流传一句话:“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但是,这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吗?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访问多位专家,从生物到历史角度,分析这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饮食习惯与健康有多大关系,部分答案更与我们的认知大相径庭。
英国食物历史学家塞伦‧查林顿-霍林斯(Seren Charrington-Hollins)表示,纵观历史,人类曾经是一日一餐,包括古罗马人仅在中午吃一顿饭。最先引入“早餐”概念的人是古希腊人。他们先吃泡在酒里的面包,然后吃一顿节俭的午餐,最后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的教授大卫‧莱维茨基(David Levitsky)相信每天只吃一顿最好,而且他本人也是长期坚持这种生活习惯。“很多数据表明,若向你展示食物或食物的照片,你就会想要进食。食物摆放在你面前的频率越高,你吃的就会越多。”
他认为即使一日一餐也不一定会感到饥饿,因为饥饿往往是一种心理感受。“当时钟显示中午12点时,我们可能会有想吃东西的感觉,或者你已习惯在早上吃早餐,但这是无稽之谈。数据显示,如果不吃早餐,整天下来你会摄入较少的卡路里。”
不过,莱维茨基教授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这样做。
但美国加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临床研究员艾米丽‧马努吉安(Emily Manoogian)则认为长期坚持一天一餐不可取,因为这可能会增加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水平,而该数值长期过高会增加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她指出,一天吃两到三餐是最好的,并且大部分卡路里要较早摄取和消耗,避免深夜进食这种囤积脂肪、与心血管代谢疾病有关的“高危活动”,但起床后也不宜过早进食,以免扰乱人体内在的生物钟。“有些证据表明,我们应该在醒来一两小时后再吃东西。”
但马努吉安提醒说,最好不要指定最佳用餐时间,因为这会给工作忙碌或生活不规律的人增加负担。“告诉人们晚上7点后不要吃东西不见得起作用,因为人的生活作息不一样。如果你试着让身体有规律的断食,尽量避免吃得太晚或太早,最后一顿也别太丰盛,这通常都有帮助。”
从历史来看,食物历史学家查林顿-霍林斯则认为对于所谓正常餐数,人们的看法一直在变,将来也不例外。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但如今这种习惯正受到挑战,人们对食物的态度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为平静,劳动强度也没有19世纪那时大,所以需要更少的卡路里”,她说,“从长远来看,我认为人类将会减回到一顿便餐,然后是一顿主餐的饮食模式,但这还要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时间。”
但无论你做出什么改变,研究人员都认为,保持一致至关重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3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