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3种睡法不改正 怕是血糖会不请自来

www.creaders.net | 2021-10-19 12:52:06  漫说健康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我们一生短短数十年的光阴中,有超过了1/3的时间都花在了睡眠上!一个好的睡眠规律、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单单是为了让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给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同时睡眠也与健康有密切关联。

  长期睡眠质量过差、睡眠时间紊乱,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诱发内分泌紊乱。

  不但如此,近些年还有多个研究和调查显示,糖尿病这种代谢类疾病也与患者的睡眠规律息息相关。

  部分坏睡眠习惯,恰恰就可能会成为糖尿病的突破口。比如以下几个坏睡眠习惯长期保持,当心糖尿病有天就可能会找上你:

  1、睡眠时间过长

  这是许多当代年轻人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进入假期之后,很多人都彻底放飞了自我,一觉睡到自然醒,睡眠时间长达九个、甚至是十个小时以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疲惫的身体得到释放和缓解。殊不知,睡眠时间过长,反而可能会造成血糖波动;

  因为血糖指数和血压相似,它们全天并不是都在同一水平线,反而是会出现几个高峰和低谷期。在临床看来,清晨的4点到上午九点,其实就是血糖容易升高的阶段。

  如果睡眠时间过长、没有按时吃早饭,全天的血糖变化规律就会因此受到阻碍,导致血糖全天在升高的状态。如果自己本身就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偏高,且自己有睡懒觉的习惯,就可能会加速糖尿病的出现。

  2、睡眠时间过短

  看了上文的内容,很多人会想,既然睡眠时间过长对血糖控制无益,是不是睡眠时间越短就越好呢?

  错!殊不知,长期睡眠时间过短,也可能会成为糖尿病的突破口。曾经有一项针对糖尿病的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甚至更少,自身患糖尿病的风险和睡眠时间充足的人比起来,会增加20%左右;

  因为人在失眠、熬夜的状态下,会让身体处于应激反应中,体内激素迅速做出反应,下丘脑的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血管收缩促使血压升高、儿茶酚胺大量分泌。

  儿茶酚胺这种激素,对胰岛素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高血糖因此出现。

  3、长期开灯睡觉

  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如果长期开灯睡眠,会导致二型糖尿病的出现。

  研究团队针对20位18-40岁的人进行了长期跟踪随访调查,发现如果长期在有灯光的房间中睡觉,胰岛素抵抗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增高,人体细胞对胰岛素激素的反应能力下降。之所以会如此,专家认为这与褪黑素的异常分泌有关。

  写在最后:从以上内容中不难看出,好的睡眠规律,其实就是一切器官健康的基础。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掌握良好的睡眠规律,最好在夜间11点之前入睡,每日至少应维持6-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此才能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