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582年,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即将统一日本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于京都本能寺遭到家臣明智光秀的叛变。带领一万三千名军士的光秀大喊“敌人就在本能寺”,直袭只带一百名亲兵的信长。变生肘腋、固一世之雄的信长只豪气地说一句:“无关是非”,便自裁而亡。这个一夜之间改变日本历史的事件应非临时起意,而是酝酿已久。
在台湾,癌症已连续三十七年蝉联十大死因榜首。每十万人口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已经超过第二名心脏疾病及第三名脑血管疾病的总和,成为公共卫生及医疗领域最重要的议题。人体几乎每个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
就组织病理分类,癌细胞大体可分为表皮细胞来的,如上皮性癌、腺癌等,来自胃肠道、呼吸道、肝胆及泌尿系统;由结缔组织或淋巴组织来的,如恶性肉瘤、骨癌、血癌及淋巴癌;来自神经组织,如脑瘤、脊髓瘤等。从癌细胞发展层次观之,侷限在表皮就称为原位癌,若突破表层深入组织称为侵袭癌。若能在原位癌阶段早期发现,基本上治癒的机会就很高。
绝大多数的癌细胞,都是因为细胞核中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异常分裂、增殖、生长而形成。细胞核中的基因变异,只有约5–10%是遗传而来的。大部分是因暴露在致癌因子的环境中,或因受到大量的辐射,或因病毒侵入细胞核而造成的。癌症是一团过多繁生的细胞群,不遵守正常细胞的生长规律,成长为肿块就会压迫邻近的组织产生症状。而恶性肿瘤就会到处转移插旗,而转移可能在临床诊断前就已发生。
癌细胞分裂至二十二代,细胞大约一亿个,大小约0.2公分,就会诱导新生血管,长入肿瘤的组织内。癌细胞就会藉著新生血管,转移扩散至全身。而当分裂至三十代,细胞数十亿个,大小约1公分,才会被诊断出来。而分裂至四十代的时候,就会导致死亡。癌细胞就像暗中潜伏的忍者,不断发展、壮大,直到气候已成,即会积重难返,一发不可收拾。
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蜕变过来,且涉及细胞的基因突变,引发突变的内在因素,往住是DNA複製时发生错误。当一个母细胞逐渐成长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会透过DNA聚合酶以相当高准确度先複製DNA。DNA每次複製会生成三十亿个新的硷基对,其中约只有三个硷基对会发生错误,这些错误可以说是细胞难以避免的本质问题,通常可以被DNA修复酶的酵素修正。如果正常运作,人体的健康不会有危害。
引发突变的外在因素突变原,普遍存在于食品、食品添加物、香烟、酒类、药品、环境污染物质等。化学性突变原如石棉、黄麴毒素、戴奥辛、亚硝酸盐等突变原物质。物理性突变原包括X光、伽玛射线、紫外线、辐射线等电磁波。生物性突变原如B型、C型肝炎造成的肝癌、人类乳突病毒引起的子宫颈癌、EB病毒导致的鼻咽癌、人类白血病病毒引发白血病等肿瘤病毒。
在人类的基因组中,原本就带有一大串潜在的癌症基因,这些“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具有让正常细胞成长及增殖的功能,本是细胞运作不可或缺的基因。但一旦正常细胞受到突变原致癌物质的侵入就会使“原致癌基因”转变为“致癌基因”(oncogene)。只要一至二天,正常细胞就转变为癌的初始细胞(initiated cell),接著还需经十年以上的催化(promotion)过程,再转变成癌的前期细胞(pre-neoplastic cell)。而后还要经过数年的光景,累积一些系列性的变化,包括一些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suppressor gene)的变化累积而成,才会演变为癌细胞(neoplastic cell)。任何人此刻的体内也许已存在有初始细胞、前期细胞,甚至癌细胞,只是我们浑然不知而已。
一般而言,单纯的致癌基因被活化与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较有关係。而大部分我们看到的癌症如肺癌、大肠癌、乳癌、肝癌、脑瘤及膀胱癌等,都与抑癌基因的缺失较有关联。科学家已发现十数个肿瘤抑制基因。许多基因突变都剑指某些特定组织。但P53肿瘤抑制基因却对各种组织一视同仁,在很多癌症都扮演要角。
多达60%的人类癌症都有P53的突变版本,更可以经由父母传给后代,使得子女一生都有更高的罹癌风险。原致癌基因犹如车子的油门,突变成致癌基因就像踩到底的油门,向前暴衝。而抑癌基因功能有如刹车,若刹车失灵,同样会造成失控。
“山口组”是日本帮派组织中规模最大,收入最丰的指定暴力团体。而癌症无疑也是我们身体内最危险的暴力组织、叛变集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古今颠扑不破的人生道理。在台湾死亡率第一名的肺癌与吸烟、空气污染、石棉等关係匪浅。PM2.5,甚至更小的PM0.1的悬浮微粒也被认为是引发肺腺癌的重要因素。在东亚的女性,没有吸烟得到肺癌的比例偏高,则已被证实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有关,应用EGFR抑制剂标靶治疗成效良好。
大肠癌雄踞台湾恶性肿瘤发生率榜首已超过十年,而在世界发展国家也都急遽成长,主因是寿命的延长,再加上饮食习惯的改变,从以穀类、蔬菜的植物性饮食,转变为食用大量肉类和脂肪的北美型饮食。理论上肠壁表层的上皮细胞更新飞快,不太会累积太多受损细胞,也就比较不会发生细胞突变。通常肠壁状态都出奇完好,但保养失常,也会出现增生(hyperplasia)、发育不良(dysplasia)、息肉(polyp)或腺瘤(adenoma),再演变为癌症。
而大肠细胞逐步演变为癌细胞的过程,基因组累积的突变基因愈来愈多。息肉刚形成时,第五对染色体上的两份APC抑癌基因早就突变了。息肉再有变化,DNA上又多了个突变的ras基因,进入癌症边缘的息肉细胞又少了一个DCC抑癌基因,最后加上突变P53抑癌基因的临门一脚,肠癌细胞终于形成。通常癌症形成会经过四至六个基因突变,而不是一蹴可成。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在早期罹癌阶段,手术是最好的方式。若癌症已经扩散,可采取放射线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化学疗法、免疫疗法、标靶小分子药物,生物药以及疫苗。此时,再挥“霍”家产,也未必能霍“去病”,再“辛”苦治疗,也未必能辛“弃疾”。
据科学统计,70%的癌症都来自于饮食及生活失调。“众生畏果,菩萨畏因”,避免致癌源是“医未病”的最高指导原则,包括不抽烟,不吃槟榔,减少烟燻、烧烤、醃渍食物的摄取。肉类特别是烧烤、油炸,以及食品添加物,如亚硝酸盐都是很强的致癌物,动物食品又会累积如戴奥辛等环境致癌物。另一方面,必须减少加速癌症进展的因子,如肥胖、酗酒、压力过大及生活不正常等。
素食少盐、低脂少糖、有机少油,全榖根茎、多喝水,有助于避免三高、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新鲜蔬果可抑制致癌因子,不仅含有高量纤维,也富抗癌物质如胡萝卜素,维他命A、C、E与叶酸,并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消化道癌症。又由于素食中脂肪含量较低,不会直接影响荷尔蒙的新陈代谢,也可减少乳癌、子宫癌及卵巢癌。
聪明的吃素,避免含有农药及一些有致癌物质的植物及加工品,不要使用不耐高温的植物油,加上不吸烟,癌症风险可减少一半以上。就像社会清和,暴力组织就比较没有成长空间。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10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