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胃部不适 警惕5个信号防止癌变

www.creaders.net | 2021-07-27 15:01:20  何裕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位30出头的癌症患者小李,已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正值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不免令人无限唏嘘惋惜,痛心之余,我们也应深刻汲取教训,提高警惕,远离癌症!

  去年,小李因为工作能力突出,晋升为部门主管。 但没多久便开始出现上腹部的隐痛不适,并有嗳气、反酸等症状,自以为是因工作繁忙,三餐不定而引起的胃病,便到药店买了点胃药(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等),服药后症状确有缓解,但时好时坏,且人逐渐消瘦,但小李并未予以重视,只觉是因为工作过于劳累。今年2月,小李突发上腹剧烈疼痛,疼痛牵扯后背,同时有头晕眼花的症状,休息、服药后症状稍有缓解,第二天又出现了大量黑色大便,这才到医院检查。

  经胃镜发现胃窦前壁黏膜上可见约3*4厘米的隆起; 病理切片活检确诊为胃癌(低分化腺癌)。虽然施行了胃大部切除术和淋巴结清除术,但是腹腔淋巴结已有转移,预后必定会受到影响。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 胃癌大国”,但是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胃的小毛小病没必要大惊小怪,毕竟“十人九胃病”。很多晚期患者在被确诊时,都会质疑“我的胃一直挺好的,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我不可能得胃癌!”然而,身体早已发出过求救信号,只是被自己忽略了而已。

  若能在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时,及时就诊,抓住胃癌的“狐狸尾巴”,就有可能阻断胃癌的发生发展,治愈有望。

  信号一:上腹部不适、疼痛

  多数胃癌患者发病初期都有上腹部的疼痛症状,开始常表现为隐痛,持续时间不长,程度较轻,可反复发作,常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而被忽视。若病变如小李发生在胃窦部,则可诱发十二指肠的功能改变,出现类似溃疡病的节律性疼痛,但也常被忽视,直到出现剧烈疼痛,甚至黑便或呕血等症状时才加以重视,而此时往往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信号二:食欲减退、不明原因消瘦

  胃癌患者常会合并一种或多种消化道症状,如进食后的腹胀、嗳气等,自动限制日常进食。而恶性肿瘤新陈代谢旺盛,患者营养物质的消耗大于摄入,则会出现消瘦、乏力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往往存在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消瘦的信号更易被忽略,应高度警惕。

  信号三:恶心、反酸、烧心

  胃癌早期患者可出现食后饱胀感,还可能伴有轻度恶心的症状。部分患者可伴随胃壁局部僵硬,胃蠕动功能降低,进食后,胃无法正常蠕动将食物向小肠排空,胃酸可反流至食道,造成反酸、烧心的感觉,如果症状持续出现,应引起警惕。

  信号四:便血、黑便、呕血、贫血

  有不少胃癌患者在早期便会出现便血症状,这是由病变部位破坏胃壁内的血管所致。少量胃内出血,大便潜血试验可呈阳性;缓慢持续性的出血,则可导致黑便;当胃内出血量多时,还可表现为呕血。

  慢性持续性胃内出血,还会导致贫血,患者面色苍白或发黄,有头晕眼花、失眠无力等症状。特别是平日无胃病症状的人群,一旦有出血症状,应尽快就诊,查明原因。

  信号五:腹部包块

  胃癌也可能表现为局部的肿块,若在上腹部可触摸到位置较固定、质地偏硬的包块,按压时可有深压痛,及轻度肌紧张等症状,也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及时就医。

  胃症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其预后与诊治时机有很大的关系,而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一般情况下, 胃镜筛查建议从40岁开始;而有以上身体“求救信号”的人群,即便年龄未到也应及时就诊筛查;已施行过胃部切除术的患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定期复查,防止残胃癌变。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