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当队员进入发育期,少年足球的训练队总会流失几人,一问原因,都是经家长劝说,改打篮球了,因为“打篮球能比踢足球长得更高”。
中国家长有一条清晰的运动长高歧视链。篮球位于它的顶端,游泳和排球等项目地位与之相近。
歧视链最底端,则是举重、体操等“会把个子压矮”的项目。
民间甚至曾经有舆论认为,体训队专门安排穷人家的孩子参与这类项目,严重损害发育,非常不人道。
直到2021年,这条歧视链依然广为流行,但它有任何合理的依据吗?
运动增高,不分项目
答案是没有。
身高主要由长骨的长度决定。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骨骺处的软骨会不断成骨,使骨骼伸长,停止发育时,骨骺线就会闭合。
适宜的运动可以使长骨两端骺软骨在挤压摩擦中受到刺激,有利于软骨细胞的增殖,加速骨细胞分裂,促进长骨增长。
因此,当前的运动科学研究普遍认为,正常参与任何体育锻炼对身高都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矮身材儿童,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身高增长的效果不可忽视。
而参与的项目不同,并不会造成身高发育的差别。
如果非要细究,反倒是长高歧视链底端的举重,可能比顶端的篮球在促进身体发育方面要更有优势。
国内一项总结了 442 名青少年运动员(均为国家二级以上)发育水平的研究认为,重竞技类(举重、摔跤、柔道)运动员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要好于击剑、篮球等项目。
其原因在于,重竞技类项目对运动员体格、人体充实度和营养状况的要求会更为苛刻。不过,这些项目对身高发育的影响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家长们坚信的运动长高歧视链,主要是源于电视体育直播尤其是奥运直播带来的印象。
专业的篮球、排球运动员基本是清一色的大高个。
举重和体操则像是矮个子的专利。
这样的印象本身就不一定靠谱。
中国人熟悉的举重选手个子都不高:北京、里约奥运会两夺金牌的龙清泉身高只有 156cm,同样在里约奥运会夺金的石智勇身高是 167cm,国内最有名的举重运动员占旭刚也不到 170cm。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选手,蝉联三届奥运冠军的土耳其举重神童穆特鲁,身高更是只有 150cm。
然而,这只是中国举重队的优势集中在轻量级造成的结果。龙清泉是 56 公斤级,石智勇是 69 公斤级,占旭刚是 77 公斤级,在这样的体重限制下还要是一个大力士,当然只能是矮个子。中国人之所以对穆特鲁印象深刻,也是因为他的三届奥运冠军都是击败中国选手获得的。
实际上,举重运动并不缺乏大个子。里约奥运会 105 公斤以上级的三名奖牌得主身高都在 180cm 以上,冠军塔拉卡哈德泽更是接近两米(197cm)。由于中国选手没有参加这一项目,国内观众很难看到他们的高大身姿。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唯一一名参加重量级项目的选手杨哲(105 公斤级),身高也有 187cm,可惜他只获得了所在项目的第四名,难以引起国内一般观众的关注。
膳食补充,吃了白吃
家长们的执念不限于运动,因为长得不高而补钙、补锌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童年记忆。
吃这些补充剂有用吗?
几乎没有用处。
营养补充剂其实是一种专门的治疗手段,针对那些发育水平低于同龄人的儿童有良好的效果,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通常就是他们发育迟缓的原因。
绝大多数儿童并不存在这样的发育迟缓问题,他们只是没有发育到家长理想中的水平。即使刻意去做的检测显示他们某种营养素水平较低,补充剂对帮助他们长高也没什么效果。
考虑到很多人饮食并不均衡,按照建议剂量吃一点膳食补充剂,尤其是复合维生素,倒也没什么坏处。不过在强烈的焦虑下,家长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过量摄入营养素,比如在早餐、加餐都食用添加营养素的强化食品基础上,又“按时按量”服用了补充剂。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中国家长最热衷补充的两种营养素——钙和维生素 D,恰恰就是最容易摄入过多的营养素。
过量摄取钙质,对发育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造成危害,如引起骨骺线过早闭合,它还会增加肾结石风险。
2013 年 10 月 30 日,国家卫计委依据专家建议下发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也就是说,除非出现了发育迟缓等症状,不必特意检测并补充微量元素;而仅仅为了长高补充微量元素,存在过量摄入的风险,弊大于利。
个体能长多高是个玄学
对于执着于后代长高的家长,科学研究得出的结果大概是令人绝望的。
几项针对同卵双胞胎的跟踪研究表明,人体身高有 60%~80% 是由遗传决定的,这意味着除了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后天能做的很少。
但具体到遗传基因是怎样决定了身高,现在还所知甚少。目前,针对 253288 人开展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已经在 423 个基因位点上识别出697种能影响身高的遗传变异。随着未来的进一步研究,这个数字还会变得更大。
很多看似有理的建议,由于是根据宏观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实际上也未能排除基因在其中的影响。
比如这流传最广的一条:主要从肉、蛋、奶中获取蛋白质的人,比那些主要从谷物中获得蛋白质的人长得高。
它是由比较不同族群的食谱和平均身高得出的结论:低地国家的人比南欧国家的人长得高,经济并不发达的波黑、塞尔维亚、黑山人也长得很高。在中国国内,经济相对贫穷的康巴人同样以高大著称。
从宏观的层面讲,这条说法是正确的,但它却未必能成为个体长高的经验指南。因为那些高大族群能适应他们的食谱很可能也是受基因的影响,长期适应了谷物蛋白质的人群则缺少这一基因优势,即使强行改变食谱,也不一定达成同样的结果。
那么,从公认的科学层面讲,到底有哪些可靠的增进身高的建议呢?
顶尖的健康信息网站 Healthline 曾列举过以下六条:
均衡饮食,
切勿滥用补充剂,
获得充足的睡眠,
保持锻炼,
保持好的站姿和坐姿,
如果不喜欢有针对性的姿势训练,也可以试试瑜伽。
除了因应瑜伽在西方世界的流行而特别将它列出外,这些科学建议并没有什么新颖得出离生活常识的地方。
今天,几乎每个有条件的家长都会注意孩子的均衡饮食,并尽量为他们安排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体育锻炼,唯一在意识上有所倒退的可能是父母们不再强势强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想帮助孩子长高,真正可行的也只有这些事项。
换句话说:一个人能长多高其实是个玄学。
这也许是一个让家长们痛苦的事实,不过,如果能放下长高的焦虑,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个睡眠充分,饮食健康,同时还能自由参与热爱的运动的童年,至少是快乐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我不在乎中国如何反应,会让他们夜不成眠 |
2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3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4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5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6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7 | 习失军权公开化?中共军方现六大异常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10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