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新冠病毒出现至今,人类一直处在认知它的路上。
最近又一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早期主要体现为免疫抑制,发展到后期重症会有较强的免疫应答,有部分患者会引发炎性风暴。这一发现,将为临床药物治疗带来了新的认知。那么,早期使用激素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是否需要改变?
11月17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线上发表论文《ImmunesuppressionintheearlystageofCOVID-19disease》。
“这是一个狡猾的病毒,突破了病毒学家与免疫学家的认知。这个发现对临床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特别是要考虑,是否需要急着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高福对第一财经表示。
新冠肺炎的暴发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以及与其他肺炎驱动因素的区别。
研究者使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了来自新冠感染病例、健康供体和非新冠肺炎病例的尿液样本。分子变化表明免疫抑制和紧密连接受损发生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如果将新冠肺炎患者进一步细分为中度和重度类型显示,在重症患者中出现了活化的免疫应答。
研究者提出这种不寻常的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两个阶段”的机制,并为将来的机理和治疗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源。
“在感染早期免疫抑制阶段,在各种细胞因子并没有产生时,用免疫调节的治疗,特别是靶向各种白介素(IL)-6之类的如托珠单抗等效用应该要被重新审视。从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其他各种研究数据,再结合大量同行评议过的文献,和在合作中的治疗非常成功的临床大夫告知的经验来看,在早期轻症的阶段,提高免疫力,能帮助修复受损组织,降低胆固醇,能全面提高身体代谢机能,甚至在营养上有所针对,密切观测免疫状态,尽量避免炎症风暴产生的做法,应该都是有帮助的。”黄超兰表示。
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显示,在一般治疗中的抗病毒药物中,首选药物α-干扰素是免疫抑制剂。这一新科学发现,会使未来的新冠肺炎药物治疗将更趋于完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首个政治局委员倒下 习彭再遭重创 |
2 | 以色列向中国喊话:你不买,伊朗就崩溃 |
3 | 天塌了!泡沫轰然破灭 九成中国中产遭团灭 |
4 |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
5 | “新中央”产生 党媒火速切割习核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7月起地球将加速自转 原因不明 |
2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3 | 俄罗斯就快撑不住了 |
4 | 首个政治局委员倒下 习彭再遭重创 |
5 | 以色列向中国喊话:你不买,伊朗就崩溃 |
6 | 天塌了!泡沫轰然破灭 九成中国中产遭团灭 |
7 |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
8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9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10 | “新中央”产生 党媒火速切割习核心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