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是什么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职?这个病太可怕

www.creaders.net | 2020-08-28 13:31:35  羊城晚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深受溃疡性结肠炎的困扰,2007年9月12日他曾经因病辞职,入院接受治疗。2020年8月28日为避免因为旧疾恶化,他再度宣布辞职。

  据记者了解,溃疡性肠炎是消化内科的一个疾病,它和克罗恩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以往的炎症性肠病多见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被认为是很少见的,但近十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陈旻湖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炎症性肠病包括两种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目前,炎症性肠病在全球的发病率为0.5%,估计在2025年病人将会超过500万。”

  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不过,多数研究认为,炎症性肠病可能主要由遗传易感体质决定,免疫调节紊乱是关键的发病机制之一。同时,肠道菌群和环境精神因素也是发病诱因,尤其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西化食物,有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率增加。

  根据我国统计资料,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高峰年龄是35岁-45岁,克罗恩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是25岁-35岁。前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后者消化道症状主要是腹泻和腹痛。

  得了这个疾病的患者常常会感觉很辛苦。陈旻湖介绍说,它们会使肠道的内层表面变得粗糙和糜烂,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便血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10年来,炎症性肠病的患者越来越常见,累计这么多年的病例,我们专科门诊随访的病例超过4000例,每一天的门诊都有100多位患者就诊。但是很多人对炎症性肠病并不了解,很难得以正规的治疗。”

  不少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据记者了解,目前临床上治疗炎症性肠病仍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常见药物有六大类,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中有些用来缓解急性发作,有些用来巩固维持,而有些兼有两种功效。

  许多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无需行手术治疗,但3/4的患者一生中将需要做手术。当他们出现肠梗阻、肠瘘、肛瘘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时,就有手术的必要了。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AI
11
苗华被抓
2
中美冷战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何卫东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俄乌战争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万维专栏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