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在全球胖子圈里 为何亚洲人更易得糖尿病?

www.creaders.net | 2020-05-19 16:10:14  漫说健康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最近,有读者向小康医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在全世界的胖子圈中亚洲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要知道亚洲地区一向是糖尿病的高发区,仅仅是中国就有着大约1.09亿的糖尿病患者,接近人口总数的10%。

  此外,处于糖尿病前期人占人口的50%,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每2个人就有1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更不用说加上印度、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

  因此,为了解答这位读者的疑惑,小康医生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下,为什么亚洲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一、基因问题

  一篇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论文提到,很多亚洲国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际上并不如西方国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

  因此,他们对部分亚洲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的家族展开了基因分析,发现在亚洲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人当中,分别有10.2%以及6.1%的人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而这些基因突变的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有着更高的患糖尿病风险。

  而在欧洲国家,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他们出现上述基因变异的比例不到2%。

  总的来说,也就是出现基因变异的人群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而亚洲人该基因的变异几率要高于欧洲人。

  二、肌肉少,但肚子里的肉多

  即便亚洲的超重肥胖人口对比西方较低,但患糖尿病比例却更高。科学家根据不同人种脂肪发现,同样体重健康的亚洲成人与欧洲人对比,腹腔内器官周围脂肪会更多。

  因此,亚洲人体内的肌肉含量更少,腹部堆积的脂肪更多,相对于其他人种来说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曾有科学家对同样体重的亚洲成年人以及欧洲成年人进行对比,他们发现,在体重相同的情况下,亚洲人腹腔内的脂肪含量要高于欧洲人。

  当然,除了体重,还要根据腰围,更能够准确检测到糖尿病风险。而对于所有亚洲人而言吗,女性腰围最好控制在80厘米以下,男性最好在90厘米以下。

  三、生活方式

  相对于其他洲而言,亚洲人的运动量相对较少。运动量少的人群体内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体内容易堆积过多的脂肪,因此容易引起肥胖,导致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特别对于胖子而言,没有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严重缺少运动,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当然,对比欧美人而言,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肥胖率不是很高,但肥胖不意味就一定患上糖尿病,同样身材瘦的人未必就一定不会患上糖尿病。

  绝大多数中国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很胖的人,在低BMI情况下,这些堆积在内脏的脂肪,尤其是脂肪肝,就会降低人体对葡萄糖与的耐受力,进而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从而引起糖尿病。

  因此,对于那些中年就有脂肪肝的人而言,就需要主动改变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吃油腻多吃新鲜蔬果,保持体重适宜,这样才能减少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