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有读者向小康医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在全世界的胖子圈中亚洲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要知道亚洲地区一向是糖尿病的高发区,仅仅是中国就有着大约1.09亿的糖尿病患者,接近人口总数的10%。
此外,处于糖尿病前期人占人口的50%,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每2个人就有1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更不用说加上印度、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
一、基因问题
一篇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论文提到,很多亚洲国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际上并不如西方国家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
因此,他们对部分亚洲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的家族展开了基因分析,发现在亚洲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人当中,分别有10.2%以及6.1%的人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而这些基因突变的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有着更高的患糖尿病风险。
而在欧洲国家,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他们出现上述基因变异的比例不到2%。
总的来说,也就是出现基因变异的人群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而亚洲人该基因的变异几率要高于欧洲人。
二、肌肉少,但肚子里的肉多
即便亚洲的超重肥胖人口对比西方较低,但患糖尿病比例却更高。科学家根据不同人种脂肪发现,同样体重健康的亚洲成人与欧洲人对比,腹腔内器官周围脂肪会更多。
因此,亚洲人体内的肌肉含量更少,腹部堆积的脂肪更多,相对于其他人种来说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曾有科学家对同样体重的亚洲成年人以及欧洲成年人进行对比,他们发现,在体重相同的情况下,亚洲人腹腔内的脂肪含量要高于欧洲人。
当然,除了体重,还要根据腰围,更能够准确检测到糖尿病风险。而对于所有亚洲人而言吗,女性腰围最好控制在80厘米以下,男性最好在90厘米以下。
三、生活方式
相对于其他洲而言,亚洲人的运动量相对较少。运动量少的人群体内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体内容易堆积过多的脂肪,因此容易引起肥胖,导致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特别对于胖子而言,没有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严重缺少运动,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当然,对比欧美人而言,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肥胖率不是很高,但肥胖不意味就一定患上糖尿病,同样身材瘦的人未必就一定不会患上糖尿病。
绝大多数中国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很胖的人,在低BMI情况下,这些堆积在内脏的脂肪,尤其是脂肪肝,就会降低人体对葡萄糖与的耐受力,进而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从而引起糖尿病。
因此,对于那些中年就有脂肪肝的人而言,就需要主动改变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吃油腻多吃新鲜蔬果,保持体重适宜,这样才能减少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四中全会现场 惊人一幕曝光 |
| 2 | 谜底揭晓!四中全会公布出人意料 |
| 3 | 四中落幕军委变动 习近平张又侠谁赢了? |
| 4 | 央视抬高胡春华 风头力压王沪宁 |
| 5 | 中共四中全会闭幕 高层变局揭盅 中委大塌方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