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解热镇痛药是很多家庭家里会备着的一种药物,使用频率非常高,不管偏头痛、脑热、腰痛、腿痛,只要与痛挨边,很多人就会选择吃解热镇痛药。但是,你知道吗?解热镇痛药的种类非常多,每种也有各自的适应症,并不是可以随便吃的,不然很容易惹来大问题。
解热镇痛药都有哪些种类?
广义的解热镇痛药可分酸类和非酸类2大类:前者包括水杨酸类、邻氨基苯甲酸类、乙酸类和丙酸类,生活中比较多见的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药物就是属于酸类;后者包括吡唑酮类、苯胺类、西康类和昔布类,常用药物保泰松就属于非酸类。
注意:非那西丁曾被认为是引起镇痛药性肾脏病变的主要药物
非那西丁原型及其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均有解热作用,它的药效强度和阿司匹林差不多,作用时间较长,所以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但1953年发生的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非那西丁安全性的警觉。
1953年,一些欧洲 国家陆续发现肾病患者大量增加;
同年 Spfihler等首次报道 44例不明原因的晚期肾病患者中多数曾长期过量服用含非那西丁的复方镇痛药;
1962年 Jacobs等报道 47例长期服用非那西丁的患者出现肾乳头坏死,使非那西丁导致严重肾损害的事实得到世界的公认。
关于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对此,Delzell等人进行了一项为期40年、以考察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与慢性肾脏疾病 发生风险关系为目标的临床、 药理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表明,过度使用含非那西丁的解热镇痛药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和问质性肾炎,尿毒症和急性肾衰竭,并可诱发膀胱癌和肾盂癌,还可引起视网膜损伤、肝损伤、紫绀、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因为非那西丁有很强的毒性,经过代谢分解后,便从肾脏过滤,再经尿液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经代谢分解后,约80%在肝内去乙基变为对乙酰氨基酚,另一部分则去乙酰基变为对氨基苯乙醚,而对氨基苯乙醚和一小部分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变化成对氨基酚,这是一种可引起血红蛋白变性、溶血和肝损害、肾脏损害的毒性物质,当它积聚在肾脏时,时间久了,便对肾脏造成损伤。
止痛药损伤肾脏后可出现以下表现:腰部酸痛、浑身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痛、尿频、尿急、无菌性脓尿、蛋白尿或血尿等。
所以,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应避免过量、长期使用该药。 且服药后出现上述相关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非那西丁已被多个国家禁售
非那西丁用量过大、过久,由于羟化代谢产物的作用,可使胁氧化变成高铁胁,失去带氧能力,因而出现紫绀及其他缺氧症状,还能引起溶血性贫血。长期应用还导致对药物的依赖和肾损害。
由于毒性大,目前已被多个国家禁售,被对乙酰氨基酚所代替,现仅用于某些复方制剂中。
总结:解热镇痛药虽然很多时候确实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但是,千万不可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肾脏等器官,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还有一点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那就是解热镇痛药止痛只管一时,长期还需要治本,所以,如果哪里经常出现疼痛的情况,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检查,查明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