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对于是否有可能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王辰表示,像这个病(新冠肺炎)我们就是说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白岩松:最近几天,也有人在关心SARS仿佛是突然来了,突然又走了,好像就彻底消失了。那么这次面对新冠病毒,我们是否希望它“走”,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可能与它长期共存,那么我们该怎么共存?有这种可能吗?
A:
王辰院士:有这种可能性。因为SARS这样兼具很强的传播性和很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不容易存活和传播的,要是把宿主杀死了,它也就生存不了了。而像(新冠肺炎)这个病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从流行病学的流行规律、从病毒学生物学规律、从临床上防诊治方面的措施、在生产生活中的防范的措施,针对这个疾病这个病原的特点,做出相应安排。
Q:
白岩松: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相关的科研攻关其实尤为重要,并不是“远水不解近渴”的问题,而是“希望它走”,但也要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
A:
王辰:是的。真正的防控这个疾病最强有力的生产力一定来自科学研究,对于科学规律的认识和科学方法的发明发现。
Q:
白岩松:现在可利用的手段和药物是否明显增多?
A:
王辰:有所增多,但也还在探索阶段。因为这个病是一个新出现的疾病,对它的规律还不了解,此前是基于过去的一些经验现制订的一些治疗方法。随着对病情规律的认识,我们的治疗针对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规范,但我们的认识还非常粗浅,包括对新药、新疗法的探索都还在初级阶段。
大家知道医学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一个新药和新疗法绝对不是简单能够一蹴而就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既要有急迫的心情,感受到病人急迫的需要,同时要有非常清晰的头脑、非常稳健的行动,这样才能推动科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要特别提示的就是一定要尊重科学程序。
Q:
白岩松:病人痊愈之后,损伤的肺部能完全恢复吗?
A:
王辰:我们有限的观察提示它能恢复,甚至完全恢复,但这还有待更进一步、更长期的观察,我想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突然语出惊人 发出警告 |
2 | 太尬了!川普拒绝与她握手…网络炸锅 |
3 | 北京进入“战时态势” 官员假期取消 24小时 |
4 | 中美贸易大战:美国开始后退?中国却开第二 |
5 | 接连落马!习近平失势又一征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