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据国民健康署资料显示,最容易中风的时间,是"进入低温环境后的2~3小时"。
很多人一定疑惑,为什么不是进入低温环境的"瞬间",而是"2~3小时"呢?因为进入低温环境2~3小时之后,会感觉"没有那么冷了",但在进入低温环境时,血管瞬间收缩造成的"血栓",这时候也差不多已经堵塞血管、准备造成中风了。
温差是最大杀手
不过身体在进入低温环境后,的确会调节体温,也会做其他的保暖措施来让自己变得温暖,应该是更不容易中风的时候。
但"温差"还是一个最可怕的杀手,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而其实血管也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在日夜温差大、特别冷的时候,就是容易让血管剧烈收缩,诱发血管斑块剥落、造成血栓而中风的时候。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身体感受到的温差,像是很多人只会在"感觉冷"的时候,才开始穿上厚衣服、开暖气,或是用暖暖包等各种方式来保暖,只要感觉身体暖起来,就很容易觉得已经"没事了",其实自己无意中创造了"温差"而不知道。
正确保暖的3步骤
一、随时随地保暖头颈部
因为人是恆温动物,体内的"核心温度"会一直固定在摄氏36.5~37度左右,而身体会透过流汗、血管散热、发抖来维持核心温度的平衡,所以正常来说,即使外面很冷,胸口、腹部也会维持一定的温度。
但头颈部的血管多,又有很多重要的血管聚集,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脑部,发生时间快、抢救时间短,所以三军总医院脑中风暨神经重症加护病房主治医师周中兴也提醒,建议可以一直戴着帽子保暖头部、并围上围巾保暖颈部,让血管不管怎么进出低温环境,都能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下,不要因为温差而剧烈收缩。
二、多喝水
而血管剧烈收缩会造成中风,是因为血管收缩的时候,斑块会跌落、堵塞住血管,而会有斑块,是因为血液的黏稠度特别高,通常是因为天气冷、体内水分不足造成的。
所以在进到低温环境的时候,反而要注意多喝水,让自己的血液黏稠度降低,比较不容易形成血栓。而喝水的水温也不要太烫、太冰,建议要跟体温差不多,反而更容易让身体吸收。
三、注意中风的早期警讯:头痛、头晕、疲倦、讲话不清楚
另外,很多人知道中风会有脸歪嘴斜的症状,但低温时造成的头痛、头晕其实也可能是一个警讯,如果在寒冷的时候,又常常觉得头痛、头晕,甚至是容易疲倦、讲话不清楚,除了赶紧戴上帽子保暖之外,建议让自己坐直、闭目休息一下、并多喝水,不要再让动作扰乱血液,可以稳定下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3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4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5 | 快讯!日本发生6级地震,地动天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4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5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6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7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8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9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10 | 川普笑了,台海军演是为掩盖这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