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7日,著名男演员高以翔夜间运动时心脏猝死的消息令人扼腕叹息。网络搜索“运动+猝死”,特别是“马拉松猝死”,案例并不罕见,其中不乏业余运动爱好者甚至是专业运动员。运动员常常被认为是心肺功能最强健的人,为何会发生猝死呢?
美国Verywell网站发文指出,年轻运动员发生猝死的概率很小,近十年统计约为五万分之一至三十万分之一,但无疑会给家庭、朋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些猝死案例中绝大多数与未被确诊的潜在心脏疾病有关。潜在的心脏病加上剧烈的体力消耗,引发猝死。
结构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二尖瓣脱垂,心肌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马凡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
非结构性心脏病:长QT综合征,布鲁加达综合征,儿茶酚胺多态性室性心动过速。
美国对年轻猝死运动员尸检调查发现,最常见的潜在心脏病是肥厚性心肌病(36%)和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约20%),其他原因比例更小一些。但在其他国家,疾病分部则会发生比较大的区别,比如在意大利北部,猝死最常见面原因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22%),而肥厚型心肌病仅占2%。
2018年Semin Thromb Hemost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分析指出,运动员心脏猝死可能存在三种机理:
1. 强大的精神和生理压力可能导致儿茶酚胺剧烈释放导致血管收缩,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收缩或痉挛,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导致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人出现缺血性心肌损伤。
2. 中度冠心病患者血管阻塞不足50%,在静止状态下不会发生缺血性袭击损伤,但剧烈运动导致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后就会出现异常。一些仅在周末努力锻炼或偶尔耐力跑的人常因为这种情况发病。
3. 冠状动脉结构功能异常,可导致血液中氧气利用不足,比如急性或慢性贫血的人,其血红蛋白浓度不足以携带足够剧烈运动的氧气。
这三种机制可能会出现重叠,同时发生。
还有一种猝死称为“心震荡”,同脑震荡一样,运动员胸部受到剧烈冲击可能导致猝死,比如一颗棒球、冰球或是空手道打击,这个力度不一定特别强,一颗每小时三十英里的棒球撞击就可能导致猝死。
运动员们会充分理解其中的风险吗?200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份对运动员猝死的调查中,来自明尼阿波利斯心脏研究所基金会医学博士Barry J. Maron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将一个患有高风险心脏病的运动员永久从比赛中除名,他们会接受吗?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难以实施,并且许多有心脏病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完全理解相关医疗信息的含义,往往愿意接受其风险并拒绝建议。
Maron指出,年轻运动员很少会接受心脏病筛查,比如美国40%的州没有相应的筛查指南,而允许运动员检查的州,筛查的水平也很低。此外,有些运动员在最初的心脏检查中安全,但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运动“重塑”了心脏,导致心脏出现异常,这一点也值得警惕。
运动员如何避免猝死?广泛而言,部分体育运动发生猝死的风险较高,比如:
1. 瞬间爆发力,如短跑、足球、橄榄球、篮球和网球。
2. 强化训练计划。
3. 在高温、潮湿或高海拔等极端条件训练。
在这些条件下训练或比赛应做特殊的训练建议和医疗准备。
当然,运动员的安全筛查必不可少。Maron建议,年轻运动员要做家族史、运动试验和12导联心电图筛查,还要做基于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吸烟史等多因素的危险程度评分,最重要的是针对风险因素预防的执行力——不论是什么运动,运动员都要树立积极筛查的意识;评价运动员安全性的医生必须不受来自于运动员、教练或俱乐部以及他们家庭的压力影响;如果运动员被医生要求禁止参赛,那么他不被允许在多个医生处辗转,直到找到一个允许他上场的医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10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