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健康手环成为流行配件,但手环显示的数据这么多,到底怎样算健康?阳明大学、台北荣总、国家卫生研究院、富邦人寿合作,长期纪录台湾50岁以上乐龄族真实的生活状态,建构出台湾第一个高龄健康风险评估模组,希望根据穿戴式装置数据,就能做出精准的健康风险预测。
豹型人 体脂肪较不易增加
陈亮恭表示,首先是豹型人,他们不分平日假日,平均每天走路步数都高于1万步,假日不低于3000,约占3成。豹型人1年后身体衰退速度减少28%,且体脂肪较不易增加。陈亮恭说,50岁后增加的体重大部分都是脂肪,体脂肪上升风险减少,对于乐龄族格外难得且重要。
猫型人 属于维持现状型
其次是猫型人,占4成,比率最高,他们平日或假日的步行步数介于3000至1万步,身心状态在1年后的变化不大,属于维持现状型。不过,陈亮恭提醒,短时间观察,豹型人和猫型人的健康风险没有显着差异,但如果拉长追踪更多年,猫型人还是略输豹型人。
河马型 未来失智风险较高
最令人担心的是河马型人,也占3成。陈亮恭说,河马人平日步行步数低于1万步,假日步数都低于3000,追踪1年发现,他们认知功能衰退风险增加52%,未来失智风险较高。陈亮恭说,这型人较多的是50多岁的高年级上班族,可能平常工作太累,假日根本不想动。
为何光靠步数就差这么大?
为什么光是看步数多寡,健康风险差异就这么大?陈亮恭说,研究显示,每天多走1,000步,就能让1年后衰弱风险下降24%,让走路变慢的风险降低23.5%。步数越多,握力下降风险减少28至44%,且体脂肪上升风险降 19%。每天多走1公里,成为心血管疾病高危险个案的风险可以降低九成,也能降低失智风险。
知道自己属于哪一型,是为了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会更好。针对豹型人,陈亮恭建议要注意预防跌倒和运动伤害,并且尝试更多元的活动,以创造全面的健康效益,例如桌游可以维持认知、舞蹈可以练习协调和平衡感。
河马型 不需突然增加活动量
猫型人可以试着逐步加强运动强度,或持续累积步行步数,慢慢进化成豹型人。河马型人不需要一下子就逼自己要增加很多活动量,但可以至少先提升到每天三、五千步以上,以晋级猫型人为第一阶段目标。
建立具实证基础的高龄健康风险模组,是帮助人精准找到可行健康策略的开始,还要长期落实日常生活中,才能一点一滴逐步累积健康资产。
启动自己的50+健康方程式
陈亮恭建议从下列4点开始,着手启动属于自己的50+健康方程式。
一、步行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每日多走1000步,一年后身体衰退速度可减缓19%,行动力减缓风险亦降低23.5%。
二、戒菸
研究显示抽菸对动脉硬化程度影响远高于其他健康指标。
三、好眠:失眠是警讯 要尽早处理
建议掌握"饱"和"沉"二字诀。研究结果显示,睡眠状态好且固定者,握力下降的风险减少24%、体脂肪上升风险减 32%,不易产生忧郁情绪。
四、营养:体重过轻 恐骨松、免疫力降
维持均衡营养饮食及规律运动习惯。但瘦未必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女性,体重过轻会提高身心功能衰退风险。毫无节制的减重减脂,可能带来骨松、免疫力下降、贫血等病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10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