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于怕热的人来说,千辛万苦终于熬过了三伏天,但前脚刚出伏,又迎来了最为“凶险”的34天,也就是8月21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
在这段时间内,昼夜温差起伏很大,在忽冷忽热的强刺激下,最容易诱发潜伏在体内的几大“杀手”。
“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后短时间的天气回热现象,这时候的天气因连日晴朗、日射强烈、气温回升,就像一只霸道的老虎一样,让人们炎热难耐,所以称为“秋老虎”。
秋老虎的到来多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南移,同时向北抬引起的,虽然是秋天,但天气依然很闷热。
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不同地区的秋老虎表现有所不同,这段时间里,空气会比较干燥,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天气容易多变。
"秋老虎"可能引发的疾病
1. 心脑血管疾病
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减少,此外,冷热环境交替,容易引起血压较大的波动,两者共同作用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尤其本身心脑血管不好的体弱人群和老年人群,需要多加注意。
2. 中暑
一是天气闷热,人体水分流失较多,二是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忽视,认为已经过了三伏天,不会中暑,三是早晚气温变化较大,部分人员穿衣物较多,容易引起中暑。
3. 过敏
空气干燥,使得皮肤比较干燥敏感,更加容易对过敏物质产生过敏。
此外,空气中的各种花粉、灰尘颗粒等过敏原增加,容易引发易过敏人群的呼吸道过敏。
4. 感冒、肺炎
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病毒的繁殖以及冷热交替的环境,加上人体免疫系统在这段时间里比较“低迷”,容易引发感冒。
另外,肺炎也是这段时间的高发病之一,作为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5. 咳嗽、扁桃体炎
空气比较干燥,使得嗓子及鼻子“发干”,容易引起干咳,这段时间扁桃腺也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常伴有高烧、头痛、咽喉痛等,多有因疼痛而无法吞咽的情况。
6. 腹泻
“秋老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比较弱,自身对气候交替的适应能力尚未调整好,因此,腹泻、肠炎等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容易高发。
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严重腹泻时,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1. 穿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免散热不及时导致中暑。
2. 夜间出行散步注意保暖,从比较燥热的室外进入到空调间时,最好是带个口罩或是干净的卫生纸捂住口鼻。
3. 多喝水、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4.进行适当的锻炼,老年人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5.调起作息,增加睡眠时间帮助身体更好适应季节的更换。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狂轰 李嘉诚卖港口踢铁板 巴拿马出手了 |
2 | 川普最新表态:我不是故意的… |
3 | 中科院学者批北京反制政策“像打老婆” 结 |
4 | 川普最新表态:不会和北京签任何协议 除非 |
5 | 为何中国敢硬刚关税?看这几个图就明白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