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地时间13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多地下起“塑料雨”。据悉,90%的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
其中蓝色最为普遍,其次分别是红色、银色、紫色、绿色和黄色。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塑料来自于垃圾以及合成服装的纤维,但仍不确定它们是如何进入大气中的。
据悉,科学家们先前已在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脉的雨水样本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科学进展》于14日发表的文章也提到了“北极塑料雪”现象。据了解,研究人员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采集的雪样本里发现了大量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橡胶和纤维微粒。这说明,即使是在人迹罕见的北极地区,塑料微粒也已经对环境产生影响。另外,研究还显示,一名成年人每周平均吸入5克塑料,大约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
企业忙“禁塑”,川普政府却背道而驰面对严峻的现状,美国的一大批公司已明确表示将在生产中减少塑料用量,甚至推出“禁塑令”。 从谷歌到亚马逊再到可口可乐,这些企业正试图给自己冠上“环保主义”的标签,宣扬“更少的塑料、更多的回收”理念。然而,作为总统的川普却与主流截然相反。
当地时间13日,川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塑料制造厂亮相,大力推广该工厂的塑料生产与化石燃料开发。在活动现场,有记者询问川普对“塑料雨”的看法,川普不仅对此不屑一顾还将这个问题归咎于中国。“塑料是很好的东西,但你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它们。很多国家不注重塑料的用途,它们也很久没有注意过了。”川普说。
据悉,该工厂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生产汽车外壳及风力涡轮机中的塑料颗粒,是宾夕法尼亚州的“龙头企业”,每年能够获得1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从历史上来看,宾夕法尼亚州一直是“驴象之争”的宝地,川普正在利用它来推动当地民众对其连任的支持。
除此之外,川普的竞选团队还打着“自由主义纸吸管毫无用处”的旗号抨击民主党,在网店售卖印有川普名字的塑料吸管。仅仅一个月就为川普挣到了67万美元的竞选资金。法新社对此评论称,当多数环境科学家和美国盟友都在担心环境危机之时,美国总统却在考虑从中牟利。
酶分解、复合材料:科学家再为塑料治理支招除了企业巨头为禁塑献出榜样力量,科学家们也是对塑料治理操碎了心。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科学家格雷格·贝克汉姆(Gregg Beckham)是一名潜水爱好者。 “在过去的15年中,我经常去一些地方潜泳。”他说,“在我经常去的那些海域,塑料确实增加了。” 海洋保护协会无垃圾海洋项目主任尼克·马洛斯(Nick Mallos)表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马洛斯说:“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一辆装满塑料的集装箱,每分钟都往大海排入塑料,这种行为持续了整整一年。”
贝克汉姆对现状的伤感之情已经转化为一种动力。他和团队目前正在努力寻找方法,让废弃的PET塑料(用于瓶子、容器和聚酯纤维生产)更有价值地回收利用。“你在海洋中找不到很多铝罐,因为铝有较为完善的回收路径。”NREL的主管马丁·凯勒(Nick Mallos)指出,“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同样的方法来塑料回收。”
当研究人员一起工作时,一项突破性进展让他们惊喜不已——一种细菌在日本一家塑料瓶回收厂外吃塑料,细菌依靠的正是它体内的一种酶结构。贝克汉姆解释说:“在自然界中,这种酶需要几个世纪才能降解PET塑料。但我们可以在几周或几个月中研制出这种突变酶。”
研究人员的第二项重大突破,是将粉碎的塑料瓶与植物中的可生物降解物质混合,制造出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目前这种复合材料已经被添加到玻璃纤维中,用于制造冲浪板、滑雪板、汽车零部件和风力涡轮机叶片。
海洋保护协会无垃圾海洋项目主任马洛斯对此评论,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兴奋”,但不代表着因此“万事大吉”。“寻找新材料新方法来分解、回收塑料绝对是一个难题。”然而,他警告说,“关键是我们不能给任何一种解决方案太多的重视,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全球性的问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2 | 惨被拒绝,川普现已骑虎难下 |
3 | 中美突传重磅!紧张局势加剧 北京对川普出 |
4 | 意外逆转!习访东南亚,收到坏消息 |
5 | 血洗!疫情后美股最惨烈暴跌,川普回应惊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