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肠癌发生的年轻化趋势已经很明显,其最有可能的诱发原因,在于长期外食以及饮食习惯的西式化。
我们每天都需要进食,吃的、喝的,需要消化系统的日日运行。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广义的大肠包含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最后到直肠,整个长度大约120~140公分。而根据大肠内瘜肉、肿瘤长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症状也就稍有不同。
而大肠癌从瘜肉异常病变演化成癌症,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因此,大肠癌预防的不二法门就是“多吃蔬果”、“多运动”与“定期筛检”。据研究资料显示,透过筛检如果能在大肠癌零期或一期即发现,存活率可达80%以上。若能在早期发现良性瘜肉并即时切除,就能杜绝演化成肠癌的发生率,因此,预防大肠癌是需要及早从生活中做起。
4招预防大肠癌
1、维持良好饮食习惯
多选择全谷类食物、餐餐要有蔬菜类,两餐间可以水果当点心。力行蔬果彩虹579,选择多色多种类的蔬果,并摄取足够的分量,能降低罹患大肠癌的发生率。
外食则可选择以清蒸、清烫或是酱料减半的低脂、低热量的饮食方式,并避免摄食过多红肉。
2、规律运动
研究显示,经常久坐及无规律运动习惯的人容易造成肥胖,也会增加大肠癌罹患风险。运动可促进大肠蠕动、助排便、降低与致癌物接触的机率,也减低致癌废物重复进入体循环的机率。
养成每周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规律运动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把代谢废物有效的排出,能降低癌症发生机率。
3、体重控制
借由BMI及腰围检视自己是否为健康体位,台湾国民健康署建议成人BMI应维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间,而男性腰围需小于90公分、女性需小于80公分。
研究指出,体重过重或肥胖(BMI≥24)是癌症发生的高风险因子,因此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规律运动,可维持正常体重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4、定期筛检
大肠癌的发生与大肠瘜肉有密切的关系,腺性瘜肉发生癌化情形与瘜肉的大小及形状有关。大肠癌早期并无症状,但可借由定期接受筛检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增加大肠癌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瘜肉病变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建议大家35岁开始可定期检查肠道健康,以远离大肠癌的威胁。
除此之外若能配合体重的控制,并且远离烟害,避免饮酒过量,拥有健康的生活型态就更能远离大肠癌,也可降低其他多种癌症、疾病的风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4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5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4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5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6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