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亲吻是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除了发生在亲密爱人之间,遇到非常可爱的小孩子也让人很想亲一下。可在这亲吻的过程中很可能传播了一种致命的隐患——EB病毒。近期《自然》杂志两份研究均表明,这种病毒是鼻咽癌及一种罕见肺癌发病的元凶。
EB病毒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体液传播,所以凡是亲吻、共用洗漱用品或餐具、输血及共用针头等等都能够传播,其中又以亲吻尤甚,这就是EB病毒又被称作“亲吻”病毒的原因。这种病传播十分广泛,全世界有九成以上的人类都感染过EB病毒。免疫力较差的儿童一旦感染发病,会出现长时间发烧、咽喉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极易与感冒混淆。这也是为什么不提倡家长特别是其他人亲吻幼儿的原因。
研究第一作者徐淼介绍,对大多数人来说,感染EB病毒恢复后,病毒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潜伏在人体B细胞内,成为终生携带者,但在一部分鼻咽癌患者体内,EB病毒会持续感染鼻咽上皮细胞,研究发现EB病毒的DNA几乎100%存在于鼻咽癌的原发肿瘤与转移的病灶内。相比B细胞,鼻咽癌上皮细胞并非EB病毒潜伏感染的正常宿主细胞。但是,EB病毒在鼻咽上皮细胞的长期潜伏感染,是导致正常细胞发生永生化癌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广东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是其它低发病率地区的20倍,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为何如此“青睐”广东地区?研究人员猜想是广东地区有一种特殊的EB病毒传播比较广泛。他们通过一系列基因手段操作,终将鼻咽癌EB病毒高危亚型标志性位点锁定于3个BALF2基因非同义变异位点,鉴定了鼻咽癌相关EB病毒高危亚型BALF2_CCT。
随后,课题组在广东鼻咽癌高发区展开流行病学研究。广东地区超过80%的鼻咽癌病例为高危亚型BALF2_CCT感染,发病风险相比低危亚型BALF2_ATC增加约11倍。BALF2_CCT亚型EB病毒在中国北方人群感染率低于5%,该亚型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则更为罕见,这也与不同地域的鼻咽癌发病率相吻合。
作者指出,鼻咽癌早诊早治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因此查到EB病毒高危亚型的人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积极复查;研究人员也可以此病毒为对象开发鼻咽癌疫苗,预防癌症传播。
鼻咽癌外,《自然·通讯》7月16日的研究又发现了EB病毒的一条新罪证。中山大学的张力教授团队发现,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与EB病毒感染存在紧密联系,这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肺癌亚型。这是一种特殊的肺癌,在2015年WHO肺肿瘤分类中,肺LELC从大细胞癌变更为其他未分类癌。这种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年轻的亚洲非吸烟人群最易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对91例患者进行多维基因组研究发现,肺LELC是一种独特的肺癌亚型,在基因上类似于鼻咽癌;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还证实了这种肺癌患者均存在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相似。
肺LELC与鼻咽癌组织学相似,而与其他肺癌做突变谱、体细胞突变、信号通路畸变等却表现出明显差异。
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与常用的转移性肺癌一线化疗药物相比,治疗鼻咽癌的药物组合有更好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23%和76%,无进展生存期则由6.5月延长至8.8月。
作者提出,肺LELC不一定就是肺癌,而更像是“长在肺里”的鼻咽癌。这一发现可以对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修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这种致命的恶性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包括目前炙手可热的PD-1/PD-L1免疫治疗,以及将NF-kB信号通路作为治疗该癌症的潜在靶点,均为未来持续改进该癌症的生存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神秘会议” 现场如同办丧事 |
2 | 经济崩了就打台湾 北京机场广告全换“统 |
3 | 中国游客“街头活春宫”画面曝光 |
4 | 马斯克自曝 让他夜不能寐的最大担忧是… |
5 | 又一个120%关税 中共最高层彻底慌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