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健康世界 > 正文  

洗澡时有八个现象 猝死随时发生?

www.creaders.net | 2019-06-11 10:28:31  较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网上的各种《出现这个现象,就是XX疾病先兆》类的文章总是会让笔者感慨:一方面我们确实是比以前富裕了,大家才会对生命和健康前所未有地重视,另一方面,我们在医学常识教育和健康科普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否则这种预警类文章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

  以这篇《洗澡时有八个现象,猝死随时发生》为例(文章号称以《内科学》作为理论依据),我们说说为什么这类文章不值得信。

  首先,文中所举的八种躯体异常,包括“咽喉疼痛、腿疼、头疼、腹疼、牙疼、肩膀疼” 等,实际就是心绞痛在临床上的八种不典型表现。典型心绞痛在教科书上多描述为“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

  而根据心肌缺血发生的位置和范围不同,也可能表现为文中所说的牙痛、头痛等不典型表现,严谨的医学教材都会提到:在怀疑不典型心绞痛时要注意鉴别。虽然这篇文章为了突出自己的科学性拉上了《内科学》背书,但恰恰用了不科学的表达方法。一是不典型症状之所以“不典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出现的几率远比典型症状少,网文只说前者而略过后者;其次,心绞痛可以被运动、情绪激动等很多行为诱发,二是网文为了传播效果只说洗澡时出现的是预兆,那不是洗澡,而是爬楼梯、上坡时出现的上述表现就不是预兆了么?总之,这篇网文在描述心绞痛的诱因和表现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网文犯了概念不清的错误,猝死在医学上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目前多认为这里的短时间是在6小时以内,也有学者认为发病1小时以内死亡者才算猝死。导致猝死的原因非常之多,根据死后尸检的结果,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猝死,而其中由心脏疾患导致者大概占50%。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又可以分为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大血管栓塞、动脉瘤破裂等很多种,心绞痛只是其中之一,网文的标题画了猝死这一头大象,读者读完正文以后却只摸到心绞痛这根尾巴,这个误导可算相当之大了。

  那么,该怎么样来看待这些预警类文章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种对健康的关注转化为科学的、有效的、长期的行为,比如定期体检、规律服药、咨询专业医生。而盲目迷信所谓“XX预兆是身体在报警”的预警文,一方面会对一些非特异症状大惊小怪,另一方面又拒绝科学的检查和治疗,这对健康不仅无益,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